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多人音樂劇推薦中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多人音樂劇推薦中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二十人左右的語言類節目實際上是不太合適的——因為語言類節目需要有一個相對集中點,其實所有舞臺表演都是如此。如果一定需要的話,個人建議可以如下選擇:
1、話劇,3-5人主演,其余的人群演,可選擇莎士比亞或者老舍的名劇中橋段;
2、朗誦,2-3人領誦,其余人合誦;
3、情景音詩畫,朗誦+視頻畫面+情景表演,實際還是朗誦的一個變化罷了。
歌舞片是美國最受歡迎的類型片種之一,它是伴隨著有聲電影的出現而誕生的。1927年華納公司拍攝的世界上第一部有聲片《爵士歌王》,標志著一個新的類型電影的誕生。
《爵士歌王》采用通俗的平民化音樂,由明星艾爾·喬爾森主演,直接面向攝影機說唱,感染觀眾。《爵士歌王》全片只有5首歌和兩句臺詞,還只是歌舞片的雛形。1929年,《百老匯的旋律》是第一部全部由歌舞和對話組成的電影,同年拍攝的《歌舞大王齊格飛》則將歌舞片發展推向高潮。
在30年代以前,歌舞片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諷刺時事為題材的小歌舞片,如恩斯特·劉別謙導演的《璇宮艷史》(1929),還有一種是多人表演、場面宏大的仿百老匯劇場歌舞片,代表作就是《歌舞大王齊格飛》(1929)。
1932年《第42號街》問世,標志著歌舞片的經典模式——“后臺歌舞片”的誕生。這種歌舞片大都是以臺上排練節目的過程為經、以舞臺藝人的幕后愛情糾葛為緯,臺前幕后相互交織而成的愛情歌舞片。歌曲和舞蹈大都表現排練節目逐漸成熟的過程,它與表現幕后愛情瓜熟蒂落的戲劇場景融為一體,通過揭示舞臺幕后或好萊塢電影圈的生活給觀眾娛悅。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多人音樂劇推薦中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多人音樂劇推薦中國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