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音樂人推薦眼鏡的理由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音樂人推薦眼鏡的理由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還可以,應該算的專輯里最好的一首歌了。
這首歌作詞黃俊郎,作曲周杰倫,編曲是黃雨勛和周杰倫共同完成的。
歌曲中涉及了過度古今中外優秀的藝術家及其代表作,生平,所涉及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藝術概論,西方音樂史,中國美術史,西方美術史。
首先這首歌曲講述的時代是1920年前后,當時正值世界藝術多元化,個性化與國際化黃金發展時期,多種藝術的質變都源自于那個神奇的年代,法國作家菲茲杰拉德對此這樣評價:“這是一個奇跡的時代,一個藝術的時代,一個揮金如土的時代。”
歌曲MV中開幕出現的法國莎瑪麗丹百貨大樓正好就完工于1920年!
那么接下來,就是歌曲中提及到的,以及MV中出現過各位藝術家們的簡介。
瑪格利特:比利時著名畫家,全名勒內(雷尼)·弗朗索瓦·吉蘭·瑪格利特,于1919年受意大利畫家基里訶的影響,馬格利特接觸并愛上了在當時還是小眾藝術的超現實主義畫風,馬格利特幼年喪母,早年依靠服裝設計為生,在接觸超現實主義畫風后,對前途希望渺茫的馬格利特仿佛找到了對生活的熱情和前進的動力。
1926年,馬格利特沉淀已久,并大膽嘗試,完成了人生中第一幅超現實畫作——迷失的騎師,1927年,馬格利特滿懷希望將自己的作品帶到布魯塞爾展覽,卻不曾料想和傳統藝術形式完全相反的超現實主義不能被大眾審美所接受,馬格利特反倒被當時各界人民噴得體無完膚,馬格利特于1930年離開巴黎,回到布魯塞爾,從此自己的創作也迎來了生涯的第一個巔峰...
馬格利特與上世紀末憑空出現的周杰倫在音樂人中的處境其實是有些類似的。
2000年帶著自己人生中第一張專輯和對華語樂壇熊熊野心的周杰倫做的,同樣是一種小眾而超現實作品,從出道當天,周杰倫收到社會上的支持與謾罵遍不絕于耳。這里解釋一下,所謂超現實主義就是將意識,潛意識和夢境糅合,打破理性束縛與傳統束縛,將藝術中來自于本能的,原始的沖動與自由意象的釋放。
總之,在我們接觸周杰倫前三張專輯的時候,我們能很明顯地感覺到周杰倫當時的作品多數都晦澀難懂,與當時的流行音樂格格不入,但這樣奇怪的作品反倒十分禁得住咀嚼,越品,越有韻味,越品,越有意境。
大家可以想想當初周杰倫早期具有以上特點的作品:《娘子》,《完美主義》,《伊斯坦堡》,《印第安老斑鳩》,《反方向的鐘》,《威廉古堡》,《半島鐵盒》.. ...
而越是這種晦澀難懂的作品,越是格外勾人心魄,越是令人難以忘懷,盡管當時社會上的惡語層出不窮,但已經認定自己藝術風格的周杰倫不曾退縮,哪怕整個公司沒人能聽懂他的作品,,他也依舊義無反顧地堅持著自己的藝術風格,經典,也正是這般鑄就。
將這首歌中的意象帶入周董的藝術生涯,你會發現,一切,都是那么契合... ...
Dough-Boy,又稱刀仔,刀郎,是近年來香港風頭最猛的嘻哈新天王。
刀郎本人是標準的嘻哈歌手打扮。穿著軍綠色的風衣,經常背著郵差包,戴著眼鏡,梳著臟辮。他不僅是一個優秀的rapper,同時也是一個手上活很好的beat maker(畢竟在香港,做音樂要能活,很多時候你都得有制作商業音樂的本事,做廣告歌什么的,必須是拿手絕活),而且還經常自導自演mv,mv里面還自帶各種五毛特效,非常炫酷。
刀郎的走俏,有很大的原因是他非常注重大陸內地市場。他在微博上人氣挺高,經常在大陸各種城市巡演,和大陸的其他rapper切磋,一起玩兒。我第一次聽到刀郎的音樂,還是大陸的歌迷的推薦(雖然我也有不少香港的音樂圈的朋友),可見他在大陸的人氣。我認為,刀郎也是非常擅長使用社交媒體的一位rapper,和過去的那些香港音樂人相比,刀郎對微博的主動擁抱性也是很讓我吃驚的。他會認真地把微博當做自己的一個主陣地進行規劃。
所以,刀郎是一個業務能力強,音樂制作水平穩定,且非常善于自我運營的新世代的一個香港音樂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音樂人推薦眼鏡的理由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音樂人推薦眼鏡的理由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