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超好聽印第安音樂推薦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超好聽印第安音樂推薦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視頻加載中...
因為它講述了一段悠遠、悲涼的民族傳奇,空靈、悠古的聲音直擊人的內心。一個原始民族遭遇掠奪,家沒了,人散了,物是人非,這個歷史巨人早已淚染衣襟,喉嚨已經哽咽,只有用曲聲來向大地、向人們訴說它的悲痛……
視頻加載中...
最接近人性、最接近自然,最能打動每個人的內心,想象在高山、在大河、在曠野,有飛禽也有走獸,能夠呈現一種蒼涼、陌生但又似曾相識的畫面。野性的呼喚,如同野馬奔馳在曠野,如同雄鷹翱翔于天空。
這首歌真的好好聽,給我一種蕩氣回腸的悲壯感覺。
這就應該提提印第安人的歷史了吧。
一是殖民時期的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在殖民者到達之前,這個種族有300多個部落,尚處于原始氏族公社末期。這些部落之間的殘殺從未間斷過,其野蠻與殘酷遠非今日可以想象。特征之一就是勝利了的部落必須把失敗部落的男女老幼全部殺絕,印第安人尚未進化到需要奴隸的地步,他們更看重保持其原始江山永固;其二便是以割下的頭皮數目計算戰功,而戰功卓著者就成為部落的首領;其三即遷徙性,從無永久領地的概念,要么放棄,要么被別的部落奪占。
二是殖民時期的印第安人
1528年,西班牙殖民者便已經與印第安人發生了戰斗。然后發生了多起戰爭,其中“菲力普王之戰”中萬余印第安人進攻新英格蘭,蕩平了90個移民定居點中50多個,號稱北美歷史上印第安人發動的最大戰役。在戰斗中印第安人的傷亡大致是殖民者傷亡的一倍以上。最終殖民者只能靠分化、收買印第安人才免于失敗,菲力普王就是被收買的印第安人殺掉的。
還有歐洲殖民者對印地安人的殺戮,已有其殘酷性的記錄,不再贅述。但僅看到殖民者殺戮的故事而故意忘記了印第安人首先開始的殺戮也是不全面的。
不過,并非所有的新移民與印第安人之間都以殘殺為交往記錄的,公認的美國新移民精神之源為1620年11月初抵達今馬薩諸塞荒蕪之地的“五月花號”,以該船命名的公約已經成為美國立國精神之源。美國唯一的本土節日――感恩節,便來源于紀念“五月花號”新移民與印地安部落之友好交往。所謂“感恩”,就是感謝馬薩索德印第安部落的搭救之恩。
三是北美獨立時期
在北美獨立戰爭中,絕大多數印第安部落都站在英國一邊鎮壓爭取獨立的大陸會議,緣由據考證僅僅是酋長們迷戀英國殖民者贈與的商品。只有極少數部落與起義者并肩戰斗。例如著名的1778年7月“懷俄明慘案”,以印第安人為主的鎮壓部隊便殘忍地屠殺了近四百名擁戴獨立的和平居民;而在中部肯塔基,獨立軍幾乎完全是在與印第安人作戰,印地安人也屠殺了近千名要求獨立的和平居民,手段均為殘忍的印第安傳統方式。
四是美國建國以后
門羅宣言除有力地支持了美洲獨立運動之外,也終結了印第安人與歐洲殖民主義的同盟。鑒于印第安人一貫站在殖民者一邊向美國開戰,門羅總統宣布不把印第安人納入美國體系,1824年設立“印第安人事務局”,采取驅趕他們到保留地的政策。失去英國殖民主義者這個強大盟友之后,印第安人徹底處于弱勢。
1890年美軍與印第安部落共作戰1067次。印第安部落同美國軍隊的戰爭一直持續到1890年12月29日的“傷膝河之戰”。此戰美軍陣亡25人,印第安人戰死150人。該戰事結束后,印第安人結束了最后的戰斗。
看完這些就已經可以知道這樣一個民族,它的歌曲想必也如它一般。
謝邀請。印第安人的原始音樂之所以好聽,這與以下二點原因有關。一是與他們的勞動生活關系,他們通過勞作,宗教活動要載歌載舞。尤其是在安第斯地區,表現更為突出。
另外就是明顯的民族音樂特色。以do,fe。mi,So1,Ia五音結構,形成動聽悅耳音質。所以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印第安是中國人,印第完發音分開聽,印第=殷地,安=唵(我),就是,我是殷地的人,我來自殷地,殷地的我。
我不是亂講的,考古發現的。印地完出土的銅器,甲骨上的文子圖案與中國的一樣。
印第安人的原始音樂,如泣如訴,似乎在向人們描述他們的家園遼闊壯美,水清馬肥,海冬青在蔚藍的天空下傲翔,但一切都讓侵略者掠奪了,讓人不聽則己,一聽毛孔倒立。
注意他們的膚色和頭發,是不是與中華民族有著相近的源淵?也許是遠古洪荒遷徙過去的一支華夏血脈吧,聽那首《最后的莫西干人》有著似曾相識的感覺,不信就聽聽吧,謝邀。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超好聽印第安音樂推薦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超好聽印第安音樂推薦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