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關于用紙環保的音樂活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關于用紙環保的音樂活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行草章法,草書為主,有章草筆意,濃淡枯濕一目了然。整篇看似雜亂,漫不經心,其實是書者在用筆用墨章法布局上的有意安排,可以說每字結體都在精心而為,體現了書者很深的書法功底,一般人是很難體會的。反正我再練十年也自認達不到這個水平。唯一感覺不妥的是書者用紙不合,麻紙底紋雜亂,紙性偏生,用墨過淡則壓不住亂紋,因而顯得整篇過于凌亂,觀賞性不足。下面截圖中的使轉和結體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非高手莫可為也!
這幅作品絕對值得上500元,我給出我的估價:2000元!
我也是一個學習草書的人,但很尷尬的是,這幅作品我硬是看不出內容是什么,斷斷續續識得三分之一的字,而且不能結字成句,因此無從搜索書法內容的蛛絲馬跡,我甚至都看不出作者姓甚名誰。盡管這樣,我還是堅定認為這是一幅草書書法佳作,因為草書書法本身傳播文字知識、文字信息的功能早已經弱化了,草書帶給觀者的更多的是一種氣勢、一種境界、一種撲面而來的藝術感染力。那么這幅作品究竟好在哪里?
1、氣定神閑
首先書家氣定神閑,極度率真,絲毫看不出矯揉造作的痕跡,這一點彌足珍貴。我們寫草書的人,總會有很多擔心,擔心別人看不懂、擔心氣勢不夠,擔心寫不下怎么辦、擔心重疊字會不會貽笑大方。但這位書家,非常淡定,達到了物我兩忘的超凡境界。
2、法度森嚴
第二,雖然一眼望過去,一片狼藉,但仔細看,法度森嚴,絕沒有肆意妄為之舉。這既說明書家草書功力深厚,又是書家對草書藝術的敬仰所致。這一點值得我們許多人學習,那些丑書怪書我就不說了,一些學習正統草書的人也經常會自己即興發明一些草法,讓人哭笑不得。
3、雷霆萬鈞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氣勢,草書的氣勢就是草書的靈魂。沒有氣勢的草書好比是沒有真實武功的花拳繡腿,看著就讓人生厭。這件作品氣勢凌厲、風格豪放,作者筆下似有千鈞之力,不可阻擋,所向披靡。這件作品頗有顏真卿草書的味道。
當然,這幅作品也有致命傷,就是不應該使用這種仿古效果的宣紙或麻黃紙,因為書家筆畫變化很大,許多地方已經很難分辨出是細一點的筆畫還是植物纖維,看著讓人有點捉急。就寫到這里吧。題主趕緊買下這幅作品,收藏便是。順祝題主愉快!
從這張字來看,作者可以說完全不懂書法,也沒真正練過書法。至于說它值多少錢,則是另外一碼事,商品的價格與價值很多時候是相背離的。
書法與寫字是有很大區別的。寫字只要求寫得工整、美觀、易識,而書法作為一門藝術,在筆法、結體、章法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則。
這正如打乒乓球。作為國球,很多國人都能揮拍上陣展示球技,但作為一項競技體育,乒乓球運動員要從小接受嚴格的訓練,手臂揮動的角度和力度,都有嚴格的要求。
而草書作為書法五體中藝術性最強的書體,其難度也最大。它并不是潦草之書或草率之書,它的筆法要求極高,它的每個字的寫法有固定的草法,它的章法更是豐富而多變。
這張字看不出提按,沒有筆法,很多地方只是以筆尖畫出了字的形狀,作者對草書缺乏基本的了解與敬畏。
但作品值多少錢,則是另一回事。趙本山寫了幾個字,賣出幾百萬;馬云畫了個“符”,拍出幾百萬。難道是他們的作品真的有很高價值嗎?
書法界近期曝出趙長青案,很能說明問題。根本不懂書法的他,執掌中國書協多年,利用這個職位他高價賣出不少字。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內容出自南北朝謝朓的《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
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
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
觀此作龍飛鳳舞,心浮氣躁,線條發飄,章法混亂,依我看,白給也不會要的。掛一幅這樣的字在家里,心會發狂的。
當然見仁見智,我說不好,可能有些人心里會不高興,讓發表意見嘛,咱就說真話,實在喜歡不起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關于用紙環保的音樂活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關于用紙環保的音樂活動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