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中班奧爾夫音樂活動繪本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中班奧爾夫音樂活動繪本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四歲以前多聽音樂,古典音樂和經典流行音樂為佳,注意選擇好播放設備,幼兒聽力還處于初始化階段,靈敏度很高,大人聽不到的雜音孩子都能聽到,用手機播放或劣質音響設備會對孩子的聽力造成影響。
同時可以和孩子進行律動方面的小游戲,一些簡單的小打擊樂器既實惠又好玩,節奏培養是音樂啟蒙教育的第一步,奧爾夫等國際知名音樂教學體系也是遵循的也是這個原則。
四周歲以后可以嘗試學習專業樂器,鋼琴是最理想的音樂啟蒙樂器,如果家庭條件允許,應該優先考慮它。
剛剛寫完一篇關于音樂啟蒙的文章,你關注我的頭條號---慧心父母正面管教,可以查看。
現在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美感藝術的培養和熏陶越來越重視。音樂作為藝術的一種,深得大眾喜愛。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斥著音樂因子。沒有音樂的生活,如同沒有佐料的飯菜。同樣,音樂能力的培養,自然備受家長的推崇。對于孩子的音樂素養,作為家長,該從何處著手?
我不是專業的音樂老師,但我自己的孩子學習小提琴2年時間,在這期間,我陪他一起學習,也閱讀了大量關于音樂教育方面的書籍。從這些經驗和書籍中,我總結了孩子的音樂啟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啟蒙時間沒有起跑線
有不少文章、說法,提倡孩子的音樂啟蒙,越早越好,最好從娘胎里就開始,對孩子進行胎教時,給孩子磨耳朵,放歌給胎兒聽。也就是要贏在起跑線。
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絕對。
如果有些父母錯過了這個時間段,也不意味著孩子就與音樂無緣。
任何時間的啟蒙開始都不晚。重點在于孩子的耳朵中隨時隨地有音樂流淌。
兒童音樂啟蒙,從“聽”開始
想要培養孩子的音樂能力,調動他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最好的辦法是隨時隨地的聽音樂。
聽音樂始于樂器學習,在孩子學習樂器前,父母要多讓孩子聽音,增加音感。
孩子的音樂啟蒙教育,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學習樂理知識和學習樂器演奏,而是啟發孩子的音樂潛能,也就是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隨時隨時的聽音樂,也就是磨耳朵,并配合一些肢體律動。
聽什么呢?
說到啟蒙,就涉及到要啟蒙些什么內容。要給孩子聽些什么呢?
有說要給孩子聽古典音樂,有說要放兒歌,有說要帶聽音樂會,眾說紛壇。
其實,什么內容并不是太重要。古典音樂、兒歌、流行歌曲、爵士樂、民歌、廣場舞等等,甚至爸爸媽媽自編自唱的歌曲都可以,主要通過聽音,讓孩子感受音樂的節奏、律動,培養樂感,為將來學習樂器和聲樂打下基礎。
特別是媽媽的歌聲,對于孩子來說,是最動聽的音樂,媽媽的聲音孩子聽得最多,最方便也最喜歡,媽媽在家帶孩子時,順便唱歌給孩子聽,不但刺激聽覺,更能增進親子關系,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而這個甜美又有用的方法,不需要花錢,也不需要假手他人。
啟蒙的形式
孩子的音樂啟蒙,最好的開始之地是家中。父母自己能唱給孩子聽最好,如果沒時間,就經常放歌給孩子聽。與孩子一起玩音樂律動游戲,配合肢體動作更好。還可以找一些可以發聲的玩具或利用家中的器具,一起玩敲敲打打的游戲,與孩子享受歡聲笑語之際,訓練孩子對聲音的辨識和聽力。說到利用家中的器具,廚房是個好地方,做飯之余,與孩子來一場鍋碗瓢盆奏鳴曲,一定很有意思。
要不要參加培訓班
對于要不要參加培訓班,如果有好的音樂啟蒙機構則可以選擇。現在主流的比較好的音樂教學啟蒙方式是奧爾夫音樂,前提是正宗的。很多機構雖然掛著奧爾夫音樂的名頭,實則沒有繼承其精髓,需要父母仔細斟酌。如果決定要去參加培訓班(團體,非一對一),孩子的年齡最好在4—5歲之間,因為,這時,孩子可以理解老師的要求,而且也可以坐的住,對老師開展的教學活動可以參與其中,獲得的培訓效果較好。
最后想說
最好的啟蒙老師是父母
最好的啟蒙地方是家里
前提是父母要有心和用心。
美的音樂可以增進寶寶的樂感,使其心情愉樂,而多聽高雅的古典音樂,還能開發寶寶的右腦;對于0-3歲的寶寶們來說,他們的四肢、手指的筋骨發育尚未成熟,音樂的啟蒙和開發,則是最適合他們的藝術教育了。音樂猶如給寶寶的想象和創造力插上了一對翅膀,使其更好的發展。對于三歲前寶寶的音樂啟蒙教育,父母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讓寶寶【聆聽】周圍的【聲音】
正常的寶寶,出生后便能聆聽周圍的一切聲音:在房間里掛一個風鈴,讓寶寶聽聽風鈴發出悅耳的聲音;聽聽廚房里放水的聲音,鍋碗瓢盆碰撞發出的聲音;聽聽大自然的風聲、雨聲;聽聽爸爸、媽媽、外公、外婆等說話的聲音;或給寶寶聽不同樂器的聲音,如口琴、笛子、電子琴等;或多放一些優美的古典音樂給寶寶聽。
教寶寶【制造】好聽的【聲音】
當寶寶6、7個月能坐立時,可以教寶寶制造各種好聽的聲音。如用小木棒敲擊翻過來的桶、鍋、盆、陶器等各種能敲出好聽聲音的物品;將小石頭放入廢棄的塑料瓶中,讓寶寶搖一搖,聽聽會發出什么聲音;給寶寶一個塑料袋,讓他隨意地揉、扯、甩,聽聽是什么聲音;有條件的,媽媽也可以敲打真正不同的樂器,經常這樣訓練,可以增強寶寶的節奏感。
和寶寶一起做有【節奏感】的【游戲】
用撥浪鼓、鈴鼓打出有節奏的聲音讓寶寶聽,然后讓寶寶自己拿著敲打;讓寶寶坐在媽媽的腿上,一邊給念有節奏的兒歌,一邊使寶寶身體跟著節奏振動;讓寶寶做各種模仿動作,如打鼓、吹喇叭,或學兔子跳、小鳥飛等。
經常【播放】好聽的【經典名曲】
3歲前寶寶的聽覺能力是最為敏感的,也是訓練其音感的最佳時期,因此,從寶寶出生起,媽媽就可以給寶寶唱搖籃曲,或經常播放一些優美的、好聽的經典名曲。如莫扎特、肖邦、舒伯特等偉大音樂家的作品,聽熟后要經常進行更換,寶寶在多次反復的聽唱中,產生熟悉的感覺,從而體會到樂曲中的節拍、音調及強弱,這樣寶寶的聽力也會有所提高,有助于寶寶的語言學習、增進記憶力、模仿力和專注力。
我將從如何利用玩具,如何利用互聯網平臺,家長如何進行引導三個方面表明如何幫助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教育。
1,如何利用玩具
樂器玩具對幼齡兒童音樂啟蒙,說實話玩耍大于教育,一方面是幼齡兒童專注力時間短,另一方面算是現在玩具的歌曲,都是年代久遠的經典兒歌,比較脫離現代生活,孩子只能聽個旋律,對歌詞情感都理解不了。至于音樂啟蒙的課程,我也帶孩子參加過,但不得不說,國內的原創兒童音樂太匱乏了,很多兒童歌曲套用成人思維來創作,沒有真實情感,更少了童真童趣。
當孩子年齡比較小時,可以買一些音樂類的玩具給孩子,通過不同的發聲,讓孩子對聲音敏感,對不同的聲音做到區分就可以了。
2.如何利用互聯網平臺
如今的互聯網平臺上有很多的兒歌系列可以給孩子做音樂啟蒙教育,比如qq音樂,喜馬拉雅都有兒童專區。
兒童專區兒歌曲量很龐大,但分類很合理很智能,找歌完全不用”刨”,定位推薦排序都很精準,適合媽媽快手找歌。編輯精選會根據主題挑選一些優秀的兒歌,而且主題都是跟早教相關,例如“認識小動物”,孩子就非常喜歡,跟著歌曲模仿動物叫聲,孩子可以記住貓貓、狗狗這些,真是好聽,好玩又好學。
3.家長如何引導
對于孩子的興趣,我覺得要先尊重他們的個人意愿,他愿意學習某樣興趣就讓他學,而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不要因為別人的孩子是這樣,所以他/她也要這樣。
為了幫助他認識和發掘自己的興趣傾向,可以讓他多做嘗試。無論是學藝術、烹飪、體育、閱讀等等,都需要給他提供嘗試的機會,而不要過早的下判斷。每樣東西盡可能讓他體驗一段時間,然后讓他自己做決定是否繼續。
當他選擇繼續,你需要一定的監督,他的理智沒成熟到有控制力,有的孩子不太懂得堅持的重要性,這個時候就得由你出面去給他一定的壓力,說服他明白堅持的意義,即使一時不明白,也要使他忍耐,給些獎勵幫助他繼續。如果真的沒有興趣了,再放棄。
以上就是我的三個角度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教育的看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中班奧爾夫音樂活動繪本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中班奧爾夫音樂活動繪本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