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音樂活動哇哈哈中班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音樂活動哇哈哈中班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讀《父母的格局》有感#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是一個稱職的媽媽。不管是女兒的生活還是學習,我都盡我所能。從衣食住行,到學習心情,我都盡力給她最為有益的幫助。不是事事替代,而是盡力為她的未來著想。所以,現在十三歲的她,吃什么,穿什么,什么時候學,什么時候玩,基本都能安排得井然有序,少有手忙腳亂之時。看著她學習生活順利無煩惱,我自認為自己做到了“稱職”二字。
但當我讀過黃靜潔老師的《父母的格局》之后,我才明白,自己根本不是一個稱職的媽媽。一直以來,我只是做到了育兒,根本沒做到育人。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我一直都是從一個家庭的角度去養育她,而根本沒把她作為一個社會人來養育。試問,媽媽的格局如此狹小,養育出來的孩子又會如何非凡?也許我的孩子將來只能成為一個平凡樸實的女兒、媽媽、工作者,而不會在自己喜歡的某一領域有所建樹。
對于親子關系這個問題,我很是欣慰。本應處于叛逆期的女兒,現在與我的關系非常親密。不過由于我是內向嚴肅且不善表達情感型的,所以在某些較為私密的方面我們還不能像朋友般暢談。希望通過不斷學習,我能找到一種更好的與女兒談心的方式。
做孩子的朋友,一直是我追求的,我希望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我能做她的引路人,成為她未來人生的助力者。
當孩子帶著哭啼呱呱落地時,她是那么的弱小與無助,我準備用自己所有的愛去呵護她。她不僅僅是我們愛的延續,更是一張等待去勾畫、去渲染的白紙;愛她是我初為人母的本性,想要做一個稱職的媽媽是我終生奮斗的目標。
在她嬰兒時,我按照網上的育兒方法對她進行身體按摩和樂感訓練,雖然她不會道謝,但那淺淺的微笑就已經足夠了。作為媽媽,我要學會引導她去開啟“興趣”的那扇大門,這是我的職責。我們喜歡一起陶醉在古典音樂的美好旋律里,跟著樂曲的高低起伏回想屬于我們之間的故事。
在她咳嗽發高燒時,我按書上的物理和食物方法對她進行治療,讓她遠離藥物抗生素的危害,有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看著她惹人歡喜的肉呼呼身體,想著她用小勺子把水果慢慢喂到我嘴里的情景,我的心里盛開了朵朵幸福之花。作為媽媽,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我的職責。
她第一次學走路時,我只是默默的跟在身后,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的第一次,需要自己勇敢的去面對。走路摔倒膝蓋流血了,我告訴她:要勇敢的站起,堅強的戰勝困難,做一個能經歷起風雨的白雪公主。作為媽媽,教導孩子成長讓她學會獨立是自我生存的一門技能,也是我的職責。
孩子,是我的希望和全部,我們是血緣上的母女關系,亦是親密無間的朋友關系。她有什么小秘密會悄悄講給我聽,我有什么憂愁也會向她訴說,別看孩子小,其實她什么都懂。我們會一起配合把積木搭的高高的然后推倒哈哈大笑;我會陪著她看她喜歡的動畫片聽她講里面的劇情;她會和我一起在春天種下我們都喜愛的向日葵,冬天我們一起坐在板凳上曬著太陽,磕著瓜子,享受著親子之間的幸福生活!其實親子關系很簡單,只要你堅持你的好,孩子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中的。
讀了《父母的格局》這本書,我才發覺自己雖然在很多方面是個稱職的好媽媽,但還有很多不稱職的方面,父母的格局影響著孩子的格局,我要學會大視野育兒。古語講“慈母嚴父”,我充當了慈母的角色,對孩子的的教育卻瞻前顧后,我要改變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孩子站在我的肩膀上可以望的更遠,讓自己努力做一個稱職的媽媽,加油!
《讀父母的格局》有感。 我一直覺得自己照顧寶寶盡心盡力,挺稱職。 可看了黃靜潔老師的書以后, 我覺得對自己要求太低了, 對孩子要求太高了。孩子的成長過程是漫長的、是短暫的, 這其中的某一段路上, 我是稱職的, 某一段路上,我也慌亂了。這條路上,新課題會不斷出現, 老問題也會重復。學習,學習, 再學習,是保持在這條路上稱職,永遠稱職的不二法寶!
我們不僅要學習如何培養體格健康的孩子, 更要學習如何培養性格完善的孩子。不僅向專家請教, 也要俯下身來跟孩子學。育兒路上不輕松,有累、有痛、有快樂,更有說不出的甜蜜與幸福。 每天我和女兒就是陰一陣、陽一陣,笑聲不斷、吵聲偶發,不管怎樣,都是粘粘糊糊、媽媽親親才能入睡。 育兒路上我在學習, 女兒在幫助我,我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女兒助我成為稱職的媽媽, 我培養女兒成長為獨立自信的社會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音樂活動哇哈哈中班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音樂活動哇哈哈中班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