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小班音樂活動獎罰制度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小班音樂活動獎罰制度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這是幼兒園乃至小學一、二年級,普度存在的“管理制度”,究竟好不好,還得看從哪方面來看。
本質上說,這是件好事
首先,有獎有罰,這是在給孩子立規矩,讓他懂得集體生活是有規則的。并且讓他明白,在集體生活里,他不再是眾人的中心,不會再被特殊照顧,想要得到認可,必須用行動來證明;倘若無理取鬧,或視大家遵守的規則而不見,那么就會受到懲戒。
其次,獎懲分明,是幼兒園(小學)管理完善的表現。對必獎,錯必罰,有益于群體的管理,也有利于教師開展既定的教學計劃。
感情上說,這不太能接受
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心肝寶貝,從小到大都是被捧在手心里的,即便犯了一些小錯誤,家長也希望能夠通過講道理來教育。讓寶貝在同學們面前被懲罰,他幼小的心靈能受得了嗎?再說,表現好就“給顆糖”,表現差就“貼哭臉”,這種簡單粗暴的管理,會不會影響寶貝對集體生活的認識呢?
幼兒園(小學)的管理方式和家長的擔心,都沒有錯,關鍵在于“度”的控制上。一個管理到位不偏不頗、執行得當,一個理性對待克服嬌慣、協助成長,那么對于孩子來說,集體生活中被獎賞或是被懲戒,都是一件有利于他成長的事。畢竟長大后的生活,還要比這個殘酷的多。
獎懲還好,我覺得最關鍵的是,寶寶在里面待著沒意思,我家孩子剛上了2個星期,天天說幼兒園沒意思,不是吃飯就是睡覺,也沒有繪本看,偶爾去滑個滑梯,然后就在凳子上坐著,坐的現在喊屁股疼,兩個小屁股蛋都坐紅了,也沒什么玩具玩,雖然多了幾個小伙伴,但是還天天喊著沒意思
幼兒園不讓教東西,但是唱歌跳舞畫畫剪紙玩游戲總是可以的吧!
現在是什么都不教,也怪不得幼師的工資低了,如果是這種情況配現在的工資,那確實沒必要喊工資低!
可是我覺得,現在國民生活水平和素質都提高了,給孩子的生活,物質條件都好,如果幼兒園還按以前的模式去管理和發展,那是不行的!
幼兒作為新中國的希望,不應該在這種無所事事,覺得生活很無聊的狀況下度過童年,我們送孩子去幼兒園并不是沒有人看管了才送的,而是覺得她到了一定的年齡要去學相應的東西,這個學東西不一定就是要學課本上的東西,他可以在幼兒園看到家庭里不曾給她的一些新事物,不知道我這種理念對不對?
就目前我看到的情況來說,小班普遍適合2歲以上的孩子,已經不適合3歲的小孩了,我問了下其他家長,都有這個感覺,都說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現在是一刀切什么都沒有了…
我已經不想說話了
幼兒園畢竟是集體生活,獎懲是必要的。比如不挑食,跟老師積極互動,喝水入廁排隊,都是要獎勵的。反觀挑食,打架,插隊,上課說話打擾老師小朋友就應該有一點處罰。但是我覺得給笑臉鼓勵可以,懲罰可以戶外活動比別的小朋友少玩五分鐘,或者看動畫片的時候,就懲罰違規小朋友少看幾分鐘等。因為孩子小,規則意識差,需要老師幫著樹立好的規矩,好的生活習慣,家園共育很重要,家長要配合老師幫著孩子成長。孩子小沒規矩可能家長會覺得童趣可愛,但大了家長就該犯難了。再說那么多孩子一起,都沒有規矩,安全就有隱患,所以對于樹立兒童規矩,我覺得家長應該正確看待。
謝謝邀請,幼兒園獎懲分明很重要,幼兒不是順從教育,讓幼兒知道什么是正確的,做錯了事就應該批評,也需要家長配合,幼兒教育是基礎,基礎沒打好,上學也是熊孩子,這就需要提高幼兒教育水平和家庭教育的必須性,家庭教育不放松,幼兒教育很重要,提高民族素質,從幼兒零歲抓起。
孩子的幼兒園就有獎懲制度,表現好的老師給孩子衣服上貼個笑臉,表現不好的老師給孩子貼撇嘴的臉。有天孩子衣服上貼了三個撇嘴的臉,我問孩子這是怎么了,孩子說老師說不許說話不許說話,可我一直說話一直說話。可我看孩子的情緒依然很好,也就一笑而過了。只要老師的獎懲不過分,更多的還是家長的不強求和樂觀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小班音樂活動獎罰制度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小班音樂活動獎罰制度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