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中班音樂點名游戲活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中班音樂點名游戲活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不聽話,這就對了。這是大多數中班孩子的普遍特點。這個時期的孩子有叛逆的傾向,老師越是告狀,越是不喜歡,他越想調皮搗蛋挑戰老師。
從小班升上來,中班的孩子最難帶,這是很多老師普遍的感受。但是,是否老師把孩子的年齡特點歸結為某個孩子自身的缺點?進而天天告狀這需要老師和家長都分清楚。
有一部分孩子會顯得很乖,在老師眼中,老師說什么他就聽什么,可這未必就是好事。或許有的孩子內心中有著壓抑,不敢釋放出來。
認為孩子不怕老師,這個怕是指什么?孩子不需要怕老師,如果是怕,才能夠聽話,那不利于孩子的心理發展。
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孩子只有喜歡老師,才會聽老師的,才會信任老師。
反過來,老師應該反思:孩子為什么不聽我的?我組織的活動,為什么沒有吸引到孩子?孩子是最誠實的,用他的行動做出他的反應,不感興趣的活動,我就是不聽,不喜歡你,你說的話我就是不聽。
天天告狀的老師,不是好老師。孩子什么問題你解決不了?是有攻擊性的行為,還是不遵守規則?無論是什么?問題拿出來跟家長一起分析,或者把問題拿出來,跟教研組一起分析,一起研究,邊觀察邊實踐邊解決。
對于家長來說,要跟老師交流,了解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利用繪畫,繪本,聊天等等方式給孩子樹立榜樣。家長主動跟老師共同合作,共同思考如何解決孩子不聽話的問題,不要考慮給孩子換不換幼兒園?如果您不解決問題,換了一個幼兒園,孩子又要接觸一個新的陌生環境,只能是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影響,不利于問題的解決,這是逃避。
對于孩子來說,他也知道好壞,她也喜歡被認可。所以當孩子在其他方面有一點點進步,老師和家長都要及時的抓住,給孩子正向的鼓勵和肯定,并表示你在某某方面這樣做就更好,給孩子努力的方向。
世界上沒有一個孩子是不好的,要相信這一點。
孩子上中班了都不聽話,是家長和老師慣的吧,要不然怎么會呢?原因無非有兩個,要么你和老師太熟,要么你是領導,如果這兩種情況都不排除,那只能害了孩子,因為一般來說,不管有多鬧騰的孩子,只要上了幼兒園受過正規的教育,都會有所變化,不會出現你所述的情況,原因還是從自身找找吧!
孩子不聽話,家長要先了解一下原因,再給予針對性處理。如果根本問題沒解決,換幼兒園后孩子可能仍然會這樣。
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個:
1、老師太嚴厲
孩子在家里隨意慣了,入了幼兒園以后,上課、玩耍、吃飯、睡覺、洗手、上廁所都要按照老師的要求來。這就讓孩子感覺沒什么自由。
想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比如在教室隨意走動,上廁所不排隊,還會被老師訓斥,然后老師又會跟父母說。
2、家長也不理解
父母聽到老師說了孩子的不是,都會很沒面子,好像是自己沒把孩子教好。回家后就會對著孩子一通大吼。
受到老師的訓斥,孩子心里本來就很委屈,如果父母也不理解,不分青紅皂白就訓斥,他內心就更不滿,會繼續跟老師、父母對著干。
老師每天要面對那么多的小朋友,已經手忙腳亂了,如果再遇到不安分的小朋友、觸犯了幼兒園的一些規則,老師就會訓斥他,讓他明白這樣做的后果。
對于老師,我們要給予理解。但不是她們說了什么就是什么,老師反映的問題,家長回家后也要仔細詢問孩子,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再教會孩子如何正確處理。
父母的尊重和接納,會讓孩子覺得被關注、被理解,心里高興了,他也會更愿意配合家長,更好地規范自己的言行。
父母也可以試著跟老師溝通一下,讓老師了解孩子的個性及生活習慣等,這樣以后遇到類似問題,老師才能更好地應對和處理。
謝謝邀請
沒必要換幼兒園,孩子不聽話,到那兒也是不聽話。現在首要做的就是把孩子教育好。
平時多陪陪孩子,父母的關愛陪伴很重要。一起看《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大耳朵圖圖》等關于孩子教育的動畫片,一邊看一邊結和片子里的場景來教育開導他,心平氣和認真的說就行了,千萬不要用命令壓迫的語氣說。在生活中和孩子玩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游戲,從玩中教育開導他。
你也可以在平時生活中,找一個合適的機會,扮演一下他不聽話的角色,讓他感受感受體會體會那是多么的難為情呀!再互相制約一下,你改正,我也改正,互相檢督,誰犯了錯就罰誰干家務活,和孩子一起改正錯誤。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中班音樂點名游戲活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中班音樂點名游戲活動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