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小班教案入廁音樂活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小班教案入廁音樂活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大多數寶寶在18-24個月的時候,會出現自主排尿意識。可是對大部分孩子來說,2歲之后就可以嘗試脫掉紙尿褲了。當然除孩子的年齡,還要看孩子的具體表現。當孩子出現以下信號時,如廁訓練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1.可以聽懂家長指令;
2.紙尿褲保持達兩個小時以上的干爽;
3.拉粑粑時間變的的規律;
4.渴望屁屁保持干燥,紙尿褲濕了會表達不舒服;
5.愿意模仿大人上廁所的樣子;
6.能夠自己坐在小馬桶上;
7.能夠自己提褲子,脫褲子。
孩子如果能滿足上面的信號就可以按照以下方法來訓練孩子入廁了:
1.帶寶寶一起去選一款他喜歡的坐便器。
遵循以下原則:結實,耐用,輕便,易于清洗。底部寬大的坐便器不容易被踢翻,內部曲線形的坐便器較容易清洗,有靠背和扶手的坐便器更加仿真也便于搬動,像動物,汽車等形狀或者能發聲,能變色的坐便器可以增加寶寶如廁的興趣,防濺罩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尿液突然外濺。
2.讓寶寶知道坐便器的用處,通過繪本,圖片等方式可以讓孩子了解,或讓他看其他小伙伴是怎樣使用坐便器的,家長又是怎樣使用成人坐便器的,這樣有助于讓他認識到坐便器是用來大小便的。
3.讓寶寶知道坐便器是屬于自己的,可以先把坐便器放在寶寶的房間或客廳,讓他知道這個坐便器是屬于他的,待寶寶了解后可以把兒童坐便器放衛生間里,和成人坐便器放在一起,讓寶寶將坐便器和如廁聯系在一起。
4.通過游戲讓寶寶和坐便器逐漸熟悉起來,可以讓寶寶喜歡的毛絨玩具或布娃娃坐在坐便器上,陪寶寶和他玩“上廁所”的游戲,告知上衛生間的順序,上完衛生間要洗手。
5.寶寶有如廁需求時坐一會兒坐便器,家長可以在他晨起后,洗澡前,入睡前以及他有表達如廁需求時,坐在坐便器上嘗試一下,無論寶寶是真的在坐便器上排尿或排便了,還是坐上去幾秒鐘又站起來,都要鼓勵他表揚他。
6.任何習慣的養成,都需要一定時間,需要家長的耐心與等待。每個孩子的接受度不一樣,在如廁訓練方面,家長不要和其他孩子去比較,如果孩子在如廁訓練期間有尿褲子等情況,這是正常的,家長不要指責,說教孩子,正常接受,正確對待即可。
最近一周剛發生的事,2天就會自己上廁所了,我家2歲半了,之前有想過要戒掉,但是由于自己太懶,洗了半天褲子就沒耐心就一直擱置到現在,最近想著不行了,馬上要上幼兒園了,這怎么也得習慣幾月吧,就開始了。
第一天上午,我家女兒尿褲子了,是既不告訴我,褲子濕了也不喊我,后來我發現她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尿尿,因為她沒有見過自己的尿啊,下午我就開始不停的給她喝水,然后半個小時坐一次小馬桶。終于她在馬桶上尿了一次,我反復指著告訴她,這就是尿尿,然后當天下午到晚上,她尿尿都知道要告訴我了,但是!憋不住!通常尿了一半才告訴我,我當天又在懷疑她是不是不知道憋。
很驚喜的第二天,上午只濕了一次褲子,下午到晚上已經可以自己憋住尿了,并且會告訴我了。
第3天,一整天沒有尿濕褲子,更驚喜的是,晚上睡覺到半夜,喊我“媽媽,我要尿尿”。
然后一直到這幾天,白天沒有濕過褲子,晚上也基本一夜到天亮。哈哈,我擔心的事情就這么解決了,所以,寶媽不用擔心,年齡到了自然就會了,這是真的![笑哭]
一般寶寶到了一歲半左右就可以訓練寶寶如廁了,我閨女一歲半時正直夏末,當時我就對閨女說,寶寶,現在咱們白天學習不用尿不濕,穿內褲啦,如果學會了,白天就不用穿尿不濕了,閨女特別高興,然后就在天冷之前訓練的白天不用紙尿褲也不怎么尿褲子了。
分享下我當時的做法,經驗之談,希望在訓練寶寶如廁時能提供個思路:
我是米小兔,一個二胎媽媽。大家可以關注我,每天給你們分享家庭育兒,夫妻關系,家庭生活等資訊,有問題可以給我私信,我們一起討論.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小班教案入廁音樂活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小班教案入廁音樂活動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