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音樂劇兒童宣傳活動方案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音樂劇兒童宣傳活動方案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浙江音樂學院附中音樂劇專業要學哪些內容?音樂劇專業這是浙音附中學習內容最多的專業之一。表演、臺詞、形體、踢踏舞、爵士舞、音樂劇演唱、視唱練耳……這些都是這個專業要學的課程。原因很簡單,音樂劇最基本要求是“三項全能”,即掌握聲樂、表演、舞蹈這三樣技能,所以聲臺形表以及視唱練耳都要學。
目前被浙音附中音樂劇專業錄取的考生之前通常是學聲樂為主的。這些孩子考進浙音附中之后可以更加系統地學習表演、舞蹈、聲樂等,將來既可以往音樂方向發展,也可以往影視表演方向發展,前途還是非常好的。總而言之,音樂劇專業在國內的發展正處于上升階段,如果孩子從初中就開始準備,未來的前景是很不錯的。
那么考浙江音樂學院附中音樂劇專業去哪找老師學呢?當你們看到這篇文章時,已經臨近2020年寒假,浙江音樂學院附屬學校21年的招生報考也是近在咫尺,那么怎么樣才能在剩余的幾個月時間里讓自己的專業水平更進一步呢?金鷹藝術專修學校(杭州楊媽藝術培訓)面向全國招生的音樂附中培訓班自然成為考生們的不二之選。
金鷹藝術專修學校經過多年音樂藝考、音樂附中等考前培訓,對于浙江音樂學院附中音樂劇的考點掌握到位,針對性非常強,尤其是在聲樂、視唱練耳這一塊,讓每一位學員能夠吃透考點,從容應考。
學校的老師擁有知名音樂學院教育背景,應對浙音附中的教學經驗豐富,了解每年的招生動向。專業老師會根據浙江音樂學院附中招生簡章中音樂劇專業的具體要求,結合學員自身的水平條件安排相應的教學方案,讓學員輕松備考。
學校辦學環境優良,學習生活所需要用到的設施一應俱全,讓不同專業的學員們都能在舒適上進的求學氛圍中專心備考。
我僅知道近現代史上,江蘇有過二十位的文化名人:
陸小曼 (1903-1965) 近代作家、畫家、翻譯家,常州市武進人,生于上海,畢業于北京圣心學堂。代表作品《哭摩(散文)》《遺文編就答君心(散文)》《愛眉小札(日記)》等。
楊 絳 (1911-2016) 本名楊季康,現代作家、文學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江蘇無錫人,生于北京,畢業于東吳大學、清華大學。代表作品《干校六記(散文)》《將飲茶(散文)》《洗澡(長篇小說)》《我們仨(散文)》《洗澡之后(中篇小說)》《堂吉訶德(譯作)》《斐多(譯作)》《吉爾.布拉斯(譯作)》等。
錢鐘書 (1910-1998) 原名 錢仰光,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出生于江蘇無錫,畢業于清華大學、牛津大學。代表作品《圍城》《管錐編》《談藝錄》《人.獸.鬼》《寫在人生邊上》等。
朱自清 (1898-1948) 原名朱自華,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出生于連云港市東海縣平明鎮,原籍浙江紹興,畢業于北京大學。代表作品《春》《綠》《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
余光中 (1928-2017) 當代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出生于江蘇南京,祖籍 福建泉州,畢業于廈門大學、臺灣大學、愛荷華大學。代表作品《鄉愁》《聽聽那冷雨》《記憶像鐵軌一樣長》《分水嶺上》等。
呂叔湘 (1904-1998) 學者、語言學家,出生于鎮江丹陽市,畢業于國立東南大學。代表作品《現代漢語詞典(主編)》《中國文法要略》等。
茅以升 (1896-1989) 土木工程學家、橋梁專家、工程教育家,出生于鎮江市丹徒區,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康奈爾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代表作品“主持修建中國一座現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等。
華羅庚 (1910-1985) 數學家,出生于常州市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畢業于金壇縣立初級中學。代表作品《堆壘素數論》《數論導引》《典型群》《從單位圓談起》《數論在近似分析中的應用》《優選學》等。
徐悲鴻 (1895-1953) 原名徐壽康,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出生于無錫市宜興市屺亭橋鎮,畢業于巴黎國立美術教育學校。代表作品《奔馬圖》《九方皋》《愚公移山圖》《負傷之獅》《田橫五百士》等。
周而復 (1914-2004) 原名 周祖先,現代作家、書法家,出生于南京,祖籍 安徽旌德,畢業于光華大學。代表作品《白求恩大夫》《上海的早晨》等。
吳 強 (1910-1990) 原名汪大同,軍旅作家,出生于淮安市漣水縣高溝鎮。代表作品《紅日》《三戰三捷》《兩個偵察兵》《咆哮的煙葦港》《養馬的人》等。
周 璇 (1920-1957) 原名蘇璞,出生于江蘇常州,近代電影演員、金嗓子歌手。代表作品《長相思》《憶江南》《四季歌》《馬路天使》《天涯歌女》《夜上海》等。
趙 丹 (1915-1980) 原名趙鳳翱,出生于江蘇揚州,祖籍 山東肥城,六十年代中國電影22大明星之一。代表作品《海魂》《李時珍》《烏鴉與麻雀》《十字銜頭》《聶耳》等。
張 平 (1917-1986) 原名仉家駒、仉夢良,出生于江蘇昆山,祖籍 山東曲阜,六十年代中國電影22大明星之一。代表作品《鋼鐵戰士》《糧食》《小兵張嘎》《停戰以后》《烈士中永生》等。
上官云珠 (1920-1968) 原名韋均犖,出生于無錫市江陰市長涇鎮,六十年代中國電影22大明星之一。代表作品《一江春水向東流》《烏鴉與麻雀》《南島風云》《舞臺姐妹》《枯木逢春》等。
朱 琳 (1923-2015) 出生于連云港市板浦鎮,北京人藝話劇演員。代表作品《蔡文姬》《武則天》《推銷員之死》《虎符》《帶槍的人》《貴婦還鄉》等。
王少舫 (1920-1986) 原名王少芳,江蘇南京人,黃梅戲演員。代表作品在黃梅戲《天仙配》電影中飾演董永等。
梅蘭芳 (1894-1961) 江蘇泰州人,生于北京,京劇“四大名旦”之一,“梅派”京劇藝術創始人。代表作品《貴妃醉酒》《霸王別姬》《五花洞》《黛玉葬花》《宇宙鋒》等。
張君秋 (1920-1997) 原名滕家鳴,江蘇丹徒人,出生于北京,京劇“四小名旦”之一,旦角“張派”京劇藝術創始人。代表作品《玉堂春》《西廂記》《望江亭》《狀元媒》等。
周信芳 (1895-1975) 藝名七齡童,出生于江蘇淮安,祖籍 浙江慈溪,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代表作品《掃松下書》《斬經堂》《清風亭》《坐樓殺惜》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音樂劇兒童宣傳活動方案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音樂劇兒童宣傳活動方案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