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活動策劃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活動策劃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騰訊的產品策劃/運營職位主要是:
1、騰訊、阿里等巨頭的產品策劃、運營崗位相對做事更精細一些,專人專崗;而諸如樹熊網絡等廣大初創、A輪B輪互聯網公司,同樣崗位負責事情相對粗獷一些。
2、產品策劃,俗稱的PD崗位,與PM 產品經理屬于一個體系,即對產品的功能等進行設計,包括一個產品要實現什么功能,怎么去實現,需要增加什么功能,該用什么樣子的表現形式等等。字面講,就是思考規劃。
3、產品運營,俗稱PO,在大公司會區分的明顯一些,小公司內,PO和PD的區分并不十分明顯,運營人員很多也會負責產品的一些策劃。
4、產品運營,更多的是考慮如何鼓勵用戶參與,繼而為公司獲得盈利。也就是運作營收,包括如何吸引更多的用戶訪問、如何引導用戶注冊、購買、轉化,如何推廣產品,如何增強用戶粘性,提高活躍度,涵蓋范圍比較廣闊,涉及到社區運營、用戶運營、產品運營、內容運營等等不同傾斜點,但本質不變,都是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用戶和利益。
5、互聯網變化很快,崗位內容也經常有調整和側重點。樓主不妨去騰訊、阿里巴巴、樹熊網絡、51信用卡、19樓等不同類型的互聯網公司,看看招聘崗位介紹,以便更加了解清楚 不同類型公司同一崗位的不同職責。
數據是個好東西,不看不知道,有時候一看嚇一跳。比如騰訊音樂人2019年的年終盤點。
雖然在過去的一年里,確實不斷感受到騰訊音樂人相關內容的“刷屏”,特別是那些以“原力計劃2019”實實在在音樂作品為主的“刷屏”,但還是沒想到,在年底用數據盤點時,竟然會出現如此彪悍的數據——“原力計劃2019”全年共發行10張合輯,其中包括103組優質音樂人和104首精選歌曲,所有歌曲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QQ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三大平臺總播放量,共達到1.2億+!
這的確是一個創紀錄的數據,甚至在華語樂壇的歷史上,也是從來沒有過的。要知道“原力計劃2019”從去年3月22日啟動,卻在隨后九個多月的時間里,以一個月一張的頻率發布合輯。從《地心游記》到《嗨皮摁釘》,這十張“原力合輯”,甚至每張都還有音樂屬性很強的分類策劃,任何一張拿出來,都是合輯唱片的典范。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歷史,就知道這個數據是有多么優秀。因為推出張楚的《姐姐》、“鐵風箏”的《這個夏天》、“地下嬰兒”的《都一樣》和“花兒”樂隊的《放學啦》等作品,而被載入中國搖滾樂史冊的“中國火”系列,在1992到1998年之間,僅僅只發行了三張合輯就從此結案,成為江湖一個永遠的傳說。
在幾乎差不多的時間段,老哥(王昕波)也用“搖滾北京”系列,推出了“輪回”、“指南針”、“鮑家街43號”、“子曰”、謝天笑、“面孔”、“紅桃5”、“石頭”等樂隊,而這個系列,也僅僅只發行過三張合輯。無獨有偶,因為一曲《同桌的你》讓中國校園民謠進入主流視線的《校園民謠》(大地唱片)系列,同樣也是在第三輯便停止更新。
當然,關于這種音樂合輯的接力,還是有更多人一直堅持并接力下去。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新生代的民謠歌手陳鴻宇,將“眾樂紀”合輯做到了第五張,而獨立音樂廠牌“摩登天空”,則在21年中推出了9張廠牌合輯,在“原力合輯”出現之前,創造了國內原創音樂人合輯的“長壽”紀錄。
如今,“原力計劃2019”則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讓自己成為新歷史的創造者。這么說,并不是用量來進行同行業的攀比,因為所有為原創音樂創建好平臺、好環境的人和廠牌,都值得我們尊敬。但在互聯網時代,背靠騰訊音樂人開放平臺的“原力計劃2019”,因為更好的原創音樂生態及資源,自然有了持續不斷的出品能力。
從“原力計劃2019”上線的十張合輯來看,總體是以海納百川的方式,包容所有的音樂形態,這就使得音樂類型上更開放多元。要知道在傳統唱片業時代,通常會因為企劃或制作人主導制,讓音樂專輯有一個圈內的門檻,這種門檻雖然會有利的那一面,即可以通過精英的篩選,剔除一些劣質的音樂。但這種門檻同樣會有弊的那一面,那就是會因為個人審美的差異,讓人錯失了很多優秀的音樂人和作品。以及,因為受到制作人主觀的審美限制,會脫離于時代和市場的審美更新。
而“原力計劃2019”這十張合輯的作品,就很好地平衡了這樣的利弊,從8萬+的入駐音樂人,50萬+的原創歌曲數中,最終有幸入圍合輯的103組優質音樂人和104首作品,本身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篩選,盡可能多的保留了最優秀的作品和作者。另一方面,一百多組音樂人和一百多首作品,又能從基數上涵蓋更多類型的音樂,讓不同年齡、不同風格的受眾,都能找到心儀的作品。
在這里,我也要Pick一下我的“原力計劃2019”精選歌單,其中的選擇也是風格各異。這也是這個時代的好玩之處,比如在面對“原力計劃2019”所有音樂人和作品的時候,即使是在音樂世界里愛“挑食”的你,也會因為聆聽這些合輯的所有作品,因為某一首歌而產生了對某一種音樂形式的興趣,并隨之進行新的了解,最終漸漸拓寬自己的審美視野,愛上一切好的音樂,而不局限于任何人和風格的作品。
張淺潛《心墻》/張淺潛可以說是中國原創音樂的老將,除了曾經推出過《靈魂出竅》專輯之外,早年還曾經和張亞東組建過“Z2組合”。而在《心墻》這首作品里,可以聽到的是一個有著二十多年唱作經歷的音樂人,內心那種生生不息的火焰。迷幻的音樂氛圍下,卻是飽滿的鼓點和鏗鏘的歌聲,充滿執拗卻也滿含堅定。
司徒赫倫、陳奐仁《媽媽,這都是套路》/司徒赫倫的這首創作,是很典型的“諷刺文學”式作品,同樣是揭露現實生活中的丑惡,卻以反諷套路的視角,用一種更輕快、幽默的方式表達。尤其是Funk音樂的質感,讓整首作品在音樂屬性上同樣不差,而新加坡音樂人陳奐仁的Feat.,更是錦上添花。
Q.luv、AR(劉夫陽)《欲望都市》/Moombahton的節奏之下,Q.luv和AR(劉夫陽)各自擁有極強的Flow和聲音辨識度,作品在旋律與說唱的層次處理,尤其是和聲的運用上,也是相當具有匠心之處,可以說是這個時代國內潮流音樂制作上比較突出的作品。
烏拉多恩《找一個理由》/在一首巧妙融入古典管樂和爵士鋼琴的作品里,讓人聽到更多的,還是烏拉多恩那種一氣呵成、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音樂中最重要的靈氣,聽起來音樂屬性很強、音樂格調很高,但又有著簡單的好聽。
玫瑰木子彈《孤獨的自由》/“玫瑰木子彈”是在新時代,依然秉承著很多老傳統的樂隊,這種老傳統,包括了人文思維、包括了音樂形式。硬朗的旋律線條、犀利的吉他Solo、來自靈魂深處的吶喊,以及關于孤獨和自由命題的二元辯證,都讓《孤獨的自由》這首歌曲,充滿了一種老搖滾才有的力量。
卿鋒《篤定的人》/在《篤定的人》這首歌曲,卿鋒的確表現出他對于音樂的篤定。布魯斯的律動,充滿著野性和生命力,而無論是旋律還是Solo,也都是一氣呵成,高能量的密度下,既有情緒的洶涌澎湃,也有對未來的堅定。
黃褀《怯懦者的獨白》/僅僅用了四個月,黃褀就在音樂創作和制作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有人說,這個時代的音樂門檻太低,這句話同樣可以從正反兩面來看待。一方面,確實讓更多投機份子,更容易進入音樂行業,但另一方面,也讓更多像黃褀這樣有夢的少年,將原力找到一個更容易展現夢想的載體。怯懦者有獨白,怯懦者也可以閃光!
李延亮《回到起初的愛》/作為《國風新彈》這張合輯中的作品,李延亮的這首作品,堪稱用作品為主題做了最好的詮釋和解讀。將古箏的彈撥技巧融入到吉他的演奏中,大量的泛音呈現出一種全新的音色和味道,這既是技術的創新,也是對國風這個概念全新的音樂詮釋。
東海龍王《少年愛的迷夢》/東海龍王的《少年愛的迷夢》,將禪宗、梵音和迷幻組建出一個浪漫卻憂傷的愛情童話,音樂里依稀有《藍蓮花》后許巍的氣質,溫柔但清新、簡單卻豁達。
馬條《邂逅美麗達》/“美麗達”是一個吉他品牌的名字,但在馬條的音樂里,“美麗達”卻成了情人,成了這個世界最美麗的影子。這首歌曲充滿了一個原創音樂人,真正勃勃的音樂創作生機,也是一首超越廣告的宣傳曲,甚至可以說是一首像詩一樣美麗的品牌推廣曲。
朱婧汐《心碎大道2019Heartbreak Blvd》/在80年代復古電子合成器營造的氛圍中,朱婧汐也用慵懶卻不乏堅定的聲線,演唱了一個夢幻又讓人“不心碎”故事。而整首作品也可以說是電音與人聲結合完美的作品,在人聲的感性中,電音同樣釋放出溫暖的能量,讓EDM也充滿了性感的味道。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活動策劃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活動策劃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