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guān)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guān)于音樂活動教育的框架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guān)介紹音樂活動教育的框架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是巴赫迷,經(jīng)常彈奏巴赫,這個問題我來答不算班門弄斧。
我們只有兩只手,卻要演奏多個聲部。那么,必然有至少一個聲部需要雙手共同表現(xiàn)。彈奏多聲部的作品不能采用傳統(tǒng)的左右手分開彈,再合起來的做法。這么彈會把兩個手共同完成的那些聲部diss掉。那么,從開譜子開始,就是雙手一起上。練多聲部樂曲耳朵的參與至關(guān)重要。能聽清楚多少個聲部直接決定了能彈清楚幾個聲部。在彈奏的時候,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最明顯的那個聲部上,而是要“雨露均沾”,甚至要多給弱的聲部一點attention,這樣有助于把每個聲部交代清楚。
不得不說多聲部的樂曲是非常難彈的,但彈起來有一種超乎尋常的優(yōu)雅感。所以我非常喜歡。
那就要看你練琴時是否用腦用心用耳練琴了。首先是要學(xué)會分析樂譜。彈出來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要細(xì)摳如何彈好。
要清楚在多聲部中,哪里的旋律或音要突出要去勾勒,哪里是內(nèi)聲部需要輕下來區(qū)襯托旋律,對于整體音樂走向的邏輯框架腦中要非常清楚。
練習(xí)多聲部時,可以將不同聲部分開練,但是分聲部練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按照指法彈,否則分聲部就沒有意義了,也只有通過分聲部慢練才能清楚每個手指到底要干嘛,這里應(yīng)該怎么處理那里應(yīng)該怎么修飾才能了然于心中。并且注意手指中心力量的遷移,手腕一定是放松的,指尖感覺要時刻把握。也可以多練練巴赫的作品,對于聲部的手指控制是最佳的練習(xí)作品。。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耳朵一定要聽。不聽的話那很多時候聲部就都混在一起了,層次也會不分明,尤其是兩個手的balance,在鋼琴演奏中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只是起到指導(dǎo)點撥的作用,自己的耳朵才是最高級的老師,不仔細(xì)聽用心聽是無法彈好琴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音樂活動教育的框架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guān)于音樂活動教育的框架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