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音樂圖譜在律動活動的設計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音樂圖譜在律動活動的設計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保羅·克利(Paul Klee 1879-1940)出生在瑞士一個音樂世家,父母都是音樂教師,他從小學習小提琴,是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但在20歲的時候,他放棄音樂決定當一名畫家。
1898年,克利來到德國就讀于慕尼黑美術學院,和俄羅斯人康定斯基成為同學和摯友。1914年,克利去突尼斯旅行,旅途見聞對他的藝術產生了重要影響。從突尼斯歸來后,克利從平面藝術轉向畫家式的藝術創作。
他的兒童畫一般的畫風和標題古怪的作品吸收了立體主義藝術、古代象形文字、莫扎特歌劇和巴洛克藝術的營養。
1920年,克利加入包豪斯藝術設計學校擔任老師,在此和康定斯基共同尋求對繪畫藝術的突破。
他在包豪斯任教期間創作了大量作品,而且他為每一件作品都加上了詳細的注釋。
《澤菊》是克利1922年完成的作品,現藏于瑞士巴塞爾藝術博物館。這張由線條柔和的幾何形狀構成的色彩明亮的臉龐得名于一種植物,原因可能是它比較像這種植物種子的頭狀花序。疑問的表情使得頭像表現出一種圖騰的特征。
這張《紅氣球》是克利1922年完成的作品,如今藏于美國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
克利突尼斯之行中的作品輕柔的筆觸和整齊的構圖日益體現出比較精確的優勢。雖然這幅畫的畫風突然變得比較抽象,但是觀眾仍然可以判斷出它描繪的城市風景。畫中的紅氣球成為觀眾視線的焦點,并聯系起畫中各種不同的視覺元素。
畫面上,天空區域使用的油層最薄,甚至可以看到畫布。在朦朧的背景的映襯下,由厚重的紅色顏料涂抹而成的氣球在畫面上顯得更加突出。
克利因心臟病發,不到60歲就去世了。他短暫的一生留下了近萬件作品,藝術語言變化多端。很難將克利的作品歸結為某一種具體的風格,因為他的作品總是在現實與幻覺、聽覺與視覺、具象與抽象之間自由切換,時而是透著童真的兒童畫,時而借用古代象形文字,時而又用點線面和色彩來表現音樂的旋律和節奏……
很多喜歡音樂,又像了解藝術的朋友讓我推薦畫冊,我幾乎想都不想就會推薦一個人,那就是保羅克利,他作品中的旋律性令人著迷。
藝術門類本來就是相通的,世界上有一種疾病叫通感癥,就是說有些人可以在聽到音樂的時候眼前浮現出色彩,或是看到圖案的時候在腦海里出現了樂曲聲。據說大衛霍克尼就有通感癥。
那么通感癥患者看到保羅克利的畫腦海里肯定會有美到哭的旋律。
保羅克利的一生都與音樂相伴。
出生就出生在音樂世家里,爸爸媽媽都是都是音樂教師,最后他的妻子也是一位鋼琴教師,洋溢著音樂的人生讓保羅克利的畫面上始終有一種旋律性質的美。
由于父母想讓他學音樂,他自己又非常喜歡畫畫,最后執意進入了慕尼黑美術學院,但他其實在內心是對父母有愧疚的,所以他開始思考音樂和美術之間的聯系。
保羅克利的一生都在思考和回答著這個問題,他把音樂的抽象提煉出來,在畫布上具像化,讓色塊和線條變成音符,讓畫作有了聲音。
保羅克利的我最喜歡的作品
保羅·克利對于色彩的使用在我心里甚至強于野獸派,因為他的色彩是有靈性的,是有韻律的,是帶有對不同藝術門類之間關系思考的。
但遺憾的是當時保羅克利被納粹認為是墮落藝術,我之前也和大家聊過,納粹把一切他們認為不積極、不向上的藝術作品歸入墮落藝術的行列并且集中進行收集銷毀,保羅克利的很多作品都很惋惜的不能被現在的我們看到了。
昏鴉掠過,帶大家一起飛進保羅·克利充滿了天真和魔幻般的藝術童話世界吧。
保羅·克利是以音樂的精靈通過神力撞入繪畫殿堂的魔術師。
當昏鴉第一次眼見克利的繪畫原作時竟然一陣陣眩暈,沒錯,這位以指揮棒帶動音樂的韻律與節奏在畫布上肆意逞歡的大師正是要觀者陷入這種迷離的狀態,在不自覺的癔癥狀態下突然發現已經愛的難以自拔。
《前往帕那蘇斯山》
音符、字母、五線譜式流動的符號組成的畫面忽靜忽動;點、線、面有機地構建成一幅幅充滿意味的視覺盛宴;原始本能的線條在生命的圖譜中盡情游離。
《母親與兒童》
以保羅·克利、康定斯基、弗朗茲·馬爾克、費寧格、奧克斯特·馬克組成的“青騎士社”與“橋社”一起把抽象表現主義的根深深地扎在了歐洲德國這塊土地上,才使得以“包豪斯”為代表的現代設計能夠發揚光大。
詩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抽象與繪畫的抽象符號有著本質的契合和神秘聯系。
我們的詩情畫意被保羅·克利完美地演繹融合在畫面中,或許,對于迷戀原始和東方藝術的保羅·克利而言是必然選擇的藝術表現形式吧。
《嘰嘰喳喳的機器》
這位來自于音樂家庭的優秀小提琴手、詩人、小說家、美學思想家、教育家……將諸多的文化內涵和沉淀都完美地體現在了畫面上,這是何等神奇的能力啊!
《少女的模樣》
具象而又抽象的表達。感性的形式,超邏輯的理性分析。絢爛的色彩,溫文爾雅地描述。多種文化思想的積淀卻以一種原始天真的形式做出了最簡潔地表達。這就是保羅·克利從矛盾中撕裂出來的化境與自由!
這個世界沒人可束縛我――保羅·克利
語言去解讀這位復雜著又單純著的大師是乏力的,昏鴉還是以詩來致敬大師吧。
你這精靈
在某個哐當了一整晚的晨
色的眩暈,叫我空了腦袋
你的神力領我穿過水泥的叢林?
跳躍的小鬼
滑稽的小丑
花園里住著一群群
排列好的四不像
你這精靈
涂滿七彩的木偶
夜空里清唱的夜鶯
換了萬種樣子惑人心的精靈
《昏鴉致敬克利》
《循環之魚》
這幅盤中魚是克利為了祭奠在凡爾登戰役中雙雙陣亡的弗朗茲·馬爾克和奧克斯特·馬克的創作,死神的黑幕下日月交替,生死輪回。神為人背負的十字架,典型的象征生命路徑的箭頭……我為魚肉誰為刀俎?
保羅·克利的玩偶之家
夜深了,昏鴉掠去,眾位看客莫忘記點個贊,粉個關注,更別吝嗇您的評論。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音樂圖譜在律動活動的設計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音樂圖譜在律動活動的設計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