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大班音樂活動關于鐘表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大班音樂活動關于鐘表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孩子啟蒙繞不開的一堂課就是認識時間了!
可是小時、分鐘、秒鐘等等概念該如何用清晰的話語跟孩子描述?
原來這么簡單的事情缺并不好教,
可能沒教會孩子,就把自己搞暈了!
怎么教娃認識時間并且變得好玩又有趣!
1
了解時間
在認識時間之前,先要讓孩子對時間有些了解。
比如哪些詞可以用來表示時間:年、月、日、星期、小時、分鐘、秒。
通過各種事情所花費的時間,讓娃更加直觀的理解時間的長短區別哦~
孩子慢慢就有了時間概念。
2
認識時鐘
在初步了解時間的概念之后,先和娃一起DIY個鐘表吧!為何不用家里現成的時鐘呢?
原因一:讓孩子鍛煉動手能力
原因二:在一起動手做鐘表的時候可以很好的科普知識:時針短、分針長,時針走一格代表1小時等~
利用一次性餐盤來做,亮點是小時和分鐘兩種的,把上面是12小時制剪開2邊,下面就是分針的刻度。
如果家里沒有餐盤,也可以用紙張來做哦~
▼
3
認識具體時間
做好時鐘后,就要開始教娃認識時間啦~
教娃認時間分3步(3-6歲)
①認識小時
②認識半小時
③認識整分
每一步都有游戲玩,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真是棒棒噠
對對碰
在孩子認識鐘面之后,利用數字積木配對到紙上的時鐘上,比枯燥的問答有趣多啦~
你寫我畫
粑粑麻麻說出時間來,讓寶寶來寫出時間并在鐘面上畫出時針和分針,讓寶寶獨立操作
也可以用橡皮泥做出時針和分針來,是不是就有趣多啦~
時間拼圖
孩子已經基本懂得了時間的概念,這時候只要抓緊腳步練習就可以啦
把時鐘和與之對應的時間進行配對就好了,又是一次知識點的鞏固!
連一連
連線題來啦,這時候孩子可能會混淆起來,45和15是最容易搞混的重災區,爸爸媽媽跟孩子耐心講解,讓他們反復練習~
三選一
也可以玩個小游戲,讓娃從3個數字時間中,選擇一個正確的,有45、15、20,難度等級還是比較高的
讓孩子用小夾子夾在正確的選項下面,是鍛煉孩子精細動作的好機會喲~
游戲結束,爸爸媽媽當然也可以創造出新的玩法,和孩子一起動動手,即學會了認識時間,又度過了愉快的游戲時間,是不是很贊呢?
首先必不可少的就是一個時鐘,不要過于復雜,最好不要圖案的那種,就買最基礎款就好或者買一個時鐘模型,發現孩子操作的,在認識時鐘時,一定不要嫌麻煩,介紹一下表盤的數字發表的是什么,還有位置,每一小格代表著什么,把最基本的原理介紹一下,然后介紹三根針,不要怕孩子不理解,可以先認識整點,再認識其他。可以多舉幾個例子和孩子一起擺時針分針,之后可以自己畫表盤,和孩子添畫時針、分針,做一個延伸游戲。
教孩子認識時鐘,一般情況下是在孩子能接受且認識數字的時候開始。
在我這鄉下里,幼兒園的教材是5歲左右,中班下學期才有“認識時鐘”這知識點。僅僅是認識時鐘,認識時針和分針。到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的時候才認識整點數;大班下學期認識半點數。
我個人認為,認識時鐘可以在每天讓孩子在整點的時候認一認。比如,聽到小學放廣播時,現在是9點半,廣播響;現在是10點鐘,我們開始喝水;現在是11點,我們正在進行數學活動;現在是12點鐘,我們準備上廁所就進睡室了……
所有可以用上鐘點的時間,我們盡量用上,讓孩子們有一個“時間”的概念。練習多了,孩子也有印象。
圖片來源于網絡
教時鐘,對孩子來說,很難的,也不是很感興趣。
我教 孩子,基本就教整點和半點,孩子好記,也喜歡學。其它的,看孩子的狀態,和知識懂得的多少。
有一個故事,就是講時鐘是怎么走的。把時針,分針,秒針,說成是三兄弟,很不錯 的,孩子比較感興趣。可以試著孩子找找這方面的繪本。
我們家是幼兒園小班,現在也到了該認識鐘表的時候了。我是打算給孩子做一個時間模盤,然后在上邊標上時鐘,然后教孩子認識分針,秒針,然后教孩子怎么讀。我已經給孩子買了一個手表,讓孩子看著自己的手表告訴我時間這樣實際情景演練,印象會更深。
先認識鐘面上數字的個數與排列順序,特別注意最上面是12,最下面是6,最右邊是3,最左邊是9。然后認識時鐘的指針是先只認識時針和分針,當這些都熟悉時在認識整點是時針和分針的位置,再認識半點。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大班音樂活動關于鐘表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大班音樂活動關于鐘表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