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音樂欣賞活動怎么組織開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音樂欣賞活動怎么組織開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首先,明確古典音樂的典型特征
交響樂、歌劇、美聲等形式的古典音樂和我們經常聽的流行歌曲不一樣,流行歌曲一般四五分鐘,長的也就七八分鐘,而且旋律非常簡單,來回幾個節奏重復即可。但歌劇、交響樂卻不是,他們動輒長達兩三個小時,可以說,在某種層面上,歌劇、交響樂等等就是那個時代的“電影。
因為,他們需要一大群人去排練很久,有男女主角去“唱”,而且還有舞臺劇表演的成分等等。所以,我們應該用看電影的角度去欣賞這些古典音樂,這才有可能是正確的姿勢。
其次,聆聽節奏、了解故事、把握思想
既然用“看電影”的模式來欣賞歌劇等古典音樂,簡單來說,重點分為三步。一是先聽旋律,不管歌劇、交響樂到底包含多少內容,時間到底多長,有多少人參演,它的本質依然是音樂形式,所以第一步依然是聆聽旋律,如果旋律很難聽,我們都不愿意聽,那也就談不上欣賞了。
二是了解歌劇、交響樂的故事,很多古典音樂都是在講述一些故事,如普契尼創作的歌劇《蝴蝶夫人》就是在講述一個對愛情忠貞不渝的主人公蝴蝶夫人的故事。威爾第的歌劇《弄臣》是在講述主人公里戈萊托在宮廷里糊弄皇帝,做了很多見得不人的事,從而引發人們憤恨的事。所以,聽類似的歌劇、交響樂、都需要了解故事內容。
三是把握思想。即使是當代社會拍攝電影,也都是希望通過故事來表達一些特定的價值觀或思想。同樣,交響樂、歌劇等音樂也是類似,比如剛才的《弄臣》,就是在諷刺當時的宮廷常態,權臣當道下人們生活的困苦等,只不過歌劇等是用音樂的形式來展現,而不是用文字的形式去表達,但都將一些關鍵環節做了精細的刻畫和演繹。
通過第一個基本點和后面的三個步驟,基本就可以欣賞一些歌劇、交響樂了,但如果想再進一步,還需要做深入、系統、專業化的學習。
1980年代中期應邀到香港一位有平民風格的“公仔面大王”家中,餐后他讓我們欣賞音樂。當時還沒有DVD,只有LD盤的立體聲音響設備。我們隨便點了《卡門》,當斗牛士之歌的激昂旋律響起,使我們興趣盎然。西洋歌劇就是交響樂伴奏,美聲歌唱之極大成者。許多經典經久不衰。三大男高音歌王帕瓦羅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也都是演唱歌劇的大腕。伴奏的樂團都是管弦樂隊規模近百人。而且歌劇都有故事情節,也可以說愛與死是永恒的主題。國家大劇院自成立以來已經制作和演出了多部歌劇,如《卡門》《圖蘭朵》《奧賽羅》《托斯卡》以及輕喜劇《塞維利亞理發師》《風流寡婦》等等。我國三大男高音戴玉強魏松和莫家倫,和廖昌永等都分別參加演出。國家大劇院邀請世界名導名棒任導演和樂團指揮和各國男、女高音歌唱家出演,他們大都是享譽世界的藝術家。國家大劇院的舞臺已是世界一流設計,舞美道具精益求精。音樂歌唱效果不經設備擴音播放,完全是原聲,演員的演唱要在樂團伴奏下聲冠全場。給予觀(聽)眾以極美的視聽享受。
去尋找適合幼兒教育教學特點的欣賞方法和途徑。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我通過兩年音樂教育得大膽實踐,并從中獲得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和方法,現就音樂欣賞方面得教學經驗做一交流。
擴展資料:
欣賞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xīn shǎng,意思是指領略觀賞,也指認為好和喜歡。該詞語在《移居》和《長安客話·碧云寺》等文獻均有記載。
1.領略觀賞。
晉陶潛《移居》詩之二:“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明 蔣一葵《長安客話·碧云寺》:“金鯽干頭,泃沫水面,投以胡餅,唼咂有聲。今上臨觀,亦為欣賞。”
劉白羽《日出》:“但很長很長時間,我卻沒有機緣看日出,而只能從書本上去欣賞。”
2.認為好和喜歡。
示例
1.欣賞這美景。2.你做的很好,我很欣賞。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音樂欣賞活動怎么組織開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音樂欣賞活動怎么組織開展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