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先烈事跡音樂活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先烈事跡音樂活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記得小時候,老師常常教育我們說,長大以后,要做像劉英俊一樣的英雄。彼時便好奇,到底誰叫劉英俊?他是哪里人?又作出了哪些英雄事跡呢?
今天,小編就帶你一起來學習下劉英俊的故事。
劉英俊,一個不折不扣的解放軍戰士,攔驚馬救兒童壯烈犧牲的著名烈士 。
1945年生于吉林長春,新中國成立60周年時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所以,小編驕傲的挺直胸膛,我又和英雄是同鄉啦。
1962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駐黑龍江佳木斯市的23軍67師200團重炮連任戰士。入伍后,他處處以雷鋒為榜樣,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地為連隊、為人民群眾做好事,甘當無名英雄。他工作積極,先后受到營、團6次獎勵。
但是,真正讓劉英俊流芳百世的英雄事跡便是攔驚馬救兒童。小編這就帶你來看看。
1966年3月15日早晨,劉英俊和戰友們駕著3輛馬拉炮車外出訓練,在佳木斯公共汽車站附近,他駕的炮車轅馬被汽車喇叭聲所驚,突然向人群沖去,這時有6個兒童嚇呆了,孩子們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
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他把韁繩在胳膊上纏了幾道,猛力一拉,使驚馬前蹄騰空而起,緊接著他不顧自己生命危險,手撐轅桿,從轅桿下面用雙腳猛跺馬的后腿,馬突然倒下,車翻了,6名兒童安然脫險。他卻被壓在翻倒的車馬底下,身負重傷。
目睹這場舍己救人英雄行為的群眾,一擁而上,急忙將他救起,把他抬送到附近的職工醫院搶救。這時,許多候車的乘客、上班的工人、上學的學生,都被他的英雄行為所感動,關心地緊跟在后面。
幾百名群眾和戰士,紛紛要求為他獻血。由于傷勢過重,搶救無效,他光榮犧牲。值得欣慰的是劉英俊救下的六名兒童是曹文和、趙繼、趙英、趙俊、王照國、劉繼英。趙繼、趙英和趙俊是親兄弟,他們三人與劉繼英都是為了紀念劉英俊而改成了名字。1976年曹文和入伍來到劉英俊生前所在團高機連服役。從此以后,英雄的精神又有無數后人傳承,而劉英俊則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
著名烈士劉英俊是吉林長春人(1945年5月19日一1966年3月15日)。1962年6月參軍入伍,是黑龍江省佳木斯3029部隊重炮連戰士。
1966年3月15日在佳木斯西郊執行訓練任務時,轅馬受驚,危及行人,為保護6名兒童的安全,劉英俊臨危不懼,勇攔驚馬,壯烈犧牲。
1966年7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人民的好兒子》社論,劉英俊烈士英雄事跡迅速聞名全國。
謝謝邀請。每一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是在學習英雄模范的光輝事跡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黃繼光,董存瑞,雷鋒,王杰,歐陽海,劉英俊等等……鼓舞和教育了一代人,我們就是在這些英雄的光輝事跡鼓舞下,成長起來的。
劉英俊的光輝事跡是1966年,在外出訓練中,拉炮戰馬受驚,直接沖向六名路邊玩耍的兒童,在這個關鍵時刻,劉英俊,奮不顧身撲向狂奔的轅馬,用自己的身體推起了千斤重的炮車。六名兒童獲救了,而年輕的戰士卻倒在血泊中。
在上世紀70年代,我在長春讀書,有位同學給我講過自己的經歷。這位同學1972年中學畢業以后上山下鄉,地址就是長春市郊區英俊公社,英俊公社是劉英俊的故鄉。這位同學后來入了黨,是公社的黨委委員。13位黨委委員中,有一位身材高挑,兩鬢斑白的老媽媽,性格開朗,說話還帶有明顯的山東口音。這就是英雄劉英俊的母親。英雄的母親叫朱秀蘭,待人熱情直爽,辦事公道,受到公社人民群眾的歡迎。
?是什么事跡讓大家知道劉英俊這個名字呢?啊!舍身攔驚馬救兒童!隨著歲月的流逝、人們漸漸地淡忘了過去早期現代的英雄烈士。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他們犧牲為我們。雷鋒的精神世代相傳,革命的道路繼續前進。劉英俊的故事是吉林人的驕傲,是我們在生活中學習的榜樣。
著名革命烈士劉英俊,他確實是吉林省長春市人,1962年6月參軍入伍駐陪在佳木斯市,1966年3月15日在佳木斯市西郊隨隊出勤訓練時,為救6名兒童奮不顧身只身勇攔受驚的戰馬不幸身負重傷,最后壯烈犧牲。他為救人民群眾,英勇又悲壯的獻出了自己生命。
現在報紙,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對英雄人物宣傳太少,至使很多人都忘了英雄人物的名字和的事跡。年輕人,少年兒童就更不知道了。過去課本上有,學校里有英雄模范人物掛像,現在好象也沒了。相反,明星,動畫片里的熊狼虎豹,成了兒童們心中的英雄。
1、孟起安
孟起安出生于一個農民家庭。9歲進私塾讀書。1939年冬結婚后,在蔣垛處館教書。1940年10月,參加減租減息斗爭,成為蔣垛農抗領導人之一,后任五抗會主任。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蔣垛區委組織干事、組織科長。1942年春,以塾師身份到江村發動抗日救亡工作,培養了一批青年干部,建立了江村鄉黨支部。1943年夏,任姜南區區委書記,組織“二五”減租,開展懲奸運動。1945年8月,調任蔣垛區委書記,組織發動了對地主的清算斗爭。1946年秋主力北撤,領導群眾開展游擊斗爭。由于關節炎發作,行動不便,組織上讓他暫時離職休養。1947年2月,在邱西鄉西后港,不幸被捕。關押期間,敵人軟硬兼施,通過其親友誘他自首,他寧死不屈,堅持獄中斗爭。2月21日,在姜堰東場上,他被綁在電線桿上,敵人用鐵絲穿過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敵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廣場(現姜堰中學內)。一個地主舉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幾個家伙一起撲過去用刀亂戳,他昂首高呼:“共產黨萬歲!”倒在血泊中。
2、雷鋒
雷鋒做好事常不留名,所以他一生做過多少好事已經無法統計。1962年8月15日雷鋒逝世后,毛澤東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劉少奇題詞:“學習雷鋒同志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朱德題詞:“學習雷鋒做毛主席的好戰士。”周恩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此后,全國特別是青少年當中掀起了向雷鋒學習的熱潮。每年3月5日便成了全民學雷鋒的日子。雷鋒精神主要歸納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主義精神、螺絲釘精神、公而忘私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干一行愛一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現在,雷鋒精神已成為“做好事”的代名詞,并漂洋過海成為世界人民的楷模。
3、劉胡蘭
1946年秋天,國民黨大舉進攻陜甘寧邊區,中共文水縣委根據上級指示,決定留少數干部組織“敵后武工隊”,劉胡蘭覺得自己年齡小易于隱蔽請求留下來堅持斗爭。不料敵人突然襲擊云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劉胡蘭昂首挺胸大義凜然,敵人故意在她面前用鍘刀連鍘幾個人,她依然鐵骨錚錚,向著氣勢洶洶的敵人怒吼一聲:“我咋個死法?”然后坦然躺在刀座上,慘遭敵人殺害。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4、黃繼光
黃繼光,1952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同年10月在朝鮮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嶺戰役奪取某高地的戰斗中,擔任爆破任務。在手雷擲完后,毅然用胸膛堵住敵人地堡的機槍射孔,為保證部隊攻克高地而壯烈犧牲,被追授“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英雄”稱號。
這樣很好,讓學生學習到中國傳統文化,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讓學生從小開始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諸多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著博大精深、兼容并包的特點,具有著非常重要的社會價值,國外掀起了一陣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浪潮。
目前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讓學生從小開始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諸多意義。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成為一個乖巧、懂事、有修養的人,與其天天教導孩子“這個要這樣做,那個不能那樣做”,重復嘮叨引起孩子反感,還不如讓孩子通過學習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對一個人的成長、素質修養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
愛國是 我們身邊人 , 一點一滴 言傳身教 所感染的。國家祥和是有許多個站在一線人名子弟兵,默默守護著我們平安。國家興旺,是許多個老一輩科研前輩用青春換給我們的。國家文明,是許多個教師一代一代培育出來的。中國強則民族強,少年強則中國強!愛國和弘揚中華故事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個人覺得這樣做創意很好,其實愛國不是單單喊口號的。我們要從小養成這種愛國的習慣以及如何正確愛國的思想。我覺得需要各位家長帶著孩子共同去努力,只有家長自身良好,孩子才會更好,因為家長是孩子一生的老師,家長也是孩子的榜樣。有時間可以帶孩子去參加一些這樣的活動,一來可以增加孩子對祖國的熱愛,二來也可以增加和孩子之間的情感。這種氛圍下對孩子的成長和愛國是很利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小就要學習好中華文化,從小就讓我們知道祖國能有今天的繁榮昌盛,是多少先烈們用鮮血甚至用生命換來的,所以我們要倍加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后有出息,那我們從小就要正確的引導他們。因為有國才有家,個人建議這樣的活動要定期舉行。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先烈事跡音樂活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先烈事跡音樂活動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