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音樂老師的大課間活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音樂老師的大課間活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謝謝邀請!
這個問題,可能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活動內容。其目的就是增加學生的活動量,讓緊張的心情得到放松,在音樂聲中接受國學經典的熏陶,讓學生初步懂得一些舞蹈的節奏和動作等等。
就我們這里來說,小學生“大課間”有以下特點:
一,活動時間長。大課間一般在上午第二節下課。原來這個課間休息都是十分鐘,后來加了個課間操,時間變成20分鐘。現在安排了大課間,時間延長到40分鐘,相當于一節課的時間。
二,活動內容多。上午大課間活動一開始,校園廣播里就開始播放活動前奏曲,學生上完廁所,就開始活動。
活動的內容和曲子,都在電腦里設置好的,學生跟著音樂走就是了。
有第七套廣播體操《七彩陽光》,做完這套體操后,接著進入下一個活動——舞蹈。
舞蹈是《兔子舞》,這個舞蹈,動作簡單,肢體動作幅度大,音樂節奏感強,很適合小學生活動。接下來是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在以上兩個動作幅度大的活動之后,做眼保健操,動中有靜,勞逸結合。然后是國學經典誦讀。
國學經典誦讀,有《三字經》《弟子規》。學生一邊聆聽朗誦,一邊伴隨動作。這樣耳濡目染,默默跟誦,學生很快就會背誦這些經典詞句了。
三,學生喜歡做。每到大課間,學生的活動情緒很高漲,似乎是一種釋放,把在課堂上的緊張疲勞,通過一蹦一跳,一念一做扔得干干凈凈。這樣非常有利于后兩節的學習。
學生做的"大課間",很多人不理解,其實其中的意義很多。
一、增加運動量,響應國家號召,全民健身。原來的課間操運動量遠遠不足學生運動的需求,而且全國統一比較單一。現在的"大課間"融入了跑跳,還有集體的合作精神,每間學校可以自由創編題材,音樂等,有創新,有創意,適合孩子們的需求,激發孩子們的運動靈感,孩子們聆聽自己喜歡的音樂快樂運動。這就是課大課間。
二、"大課間"可以展示地方特點,民族特色。"大課間"最大的優點就是,不限題材,在內容健康的前提,可以把當地的民族特色融入大課間中。如某校處于瑤族區域,是民族學校,他們的"大課間"中融入了地方特色的長鼓,瑤族八音等,孩子們在玩樂的過程中無形傳承著民族文化。
總之,"大課間"是一項集體育,藝術,民族文化于一體的綜合大型活動。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音樂老師的大課間活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音樂老師的大課間活動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