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開業活動花絮音樂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開業活動花絮音樂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感謝邀請
粗制濫造,低俗的電影一樣的是有利潤存在的,因為他的成本低,門檻低,一樣有觀眾
有了好的電影才能襯托出差的電影。
世間萬物皆有兩面性,有高端精致,就有粗制濫造,有完美無瑕,就有支離破碎。
靠洗錢、賺投資人的錢、欺騙性營銷三個方面賺錢。
先說洗錢
洗錢一詞來源于上世紀的美國,當時的芝加哥犯罪組織開設大量的洗衣房業務,將非法所得混入正當的生意所得中,使其合法化。
這種“洗錢”方式可以通過很多正規業務來魚目混珠,而影視行業由于其封建制的生產模式和極為復雜且難以追蹤的賬目支出而成為“洗錢”的重災區。
比如我找到一個團隊,告訴他們我要投資2000萬拍一部電影,但是你們要給我做一億的賬出來。怎么弄呢?
請明星花1500萬,簽個6000萬的陰陽合同
置景花個100萬,做個1000萬的賬,比如搭建一個城樓花了10萬,我可以走200萬的材料費,反正戲拍完城樓不是拆就是炸,死無對證。
服化道總共花個100萬,做1000萬的賬,早些年不是爆出過某劇組做一件漢服花了10萬嗎。
還有平常的購買、租賃設備、食宿、保險、工資,賬目支出復雜,且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各部門拍完戲立馬鳥獸散,奔赴下一場,審查難度極大,容易大做文章。
這樣做出來的影視劇當然是粗制濫造、低俗下流的啦,但是沒關系,投資的人把黑錢洗白了,制作團隊也賺到了工資,還帶動了配套的服務業。只是苦了那些不小心刷到的觀眾。
賺投資人的錢
先看圖
這里的生態就是老板花錢泡明星(道哥:你特么泡妞還真下血本啊),明星賺快錢,制作者賺工資,帶動配套服務業,除了觀眾之外又一個皆大歡喜。
另一種情況就是有錢,也有意愿做好影視的投資人,但是碰上了能力水平一般,但是特別能吹,特別能忽悠的制作團隊。
一大堆的數據、圖表、PPT跟你談回報率,說能找到那些大明星、大導演加盟,再搞個項目啟動儀式,找幾個人五人六的老外來站臺,特別能唬人。
等資金打過來,開拍了之后,各種幺蛾子就出現了。
有中途需要不斷增加投資的,有拍一半說市場風向變了,必須重拍不然沒法賺錢的,有明星中途擦破點皮聲稱受了重傷不給巨額補償就罷演的,有后期都做完了說審查不合格不能上映,總之就是千方百計讓你追加投資。
可能這些投資人有豐富的財務和法務知識,但是他們不懂影視行業的內幕,他們以往的投資經驗放到影視行業里來往往行不通,然后就被坑成了篩子,連褲衩都賠進去了。
可想而知,心思全花在這種歪門邪道上的制作團隊能拍出來什么好作品。
投資人的錢全砸進去了,明星、導演、制作團隊卻一點沒少賺。
欺騙性營銷
欺騙、誘導性營銷一般只與電影掛鉤
中國電影市場的高速增長為營銷提供了廣闊的前景,而電影受眾的年輕化決定了他們看電影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導致營銷對電影票房的影響越來越大。、
以擁有“色香味俱全的垃圾”這一美譽的超級大爛片《小時代》為例
憑借樂視影業針對15-25歲的年輕人群體的精準營銷而收獲了18億票房,并由此開啟了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營銷的時代。
正如樂視副總裁黃紫燕說的:年輕人在哪,《小時代》的宣傳就在哪。
15-25歲這一人群本來就屬于沖動消費的典型,再加上郭敬明、楊冪的龐大粉絲群喊出了第一聲好,那些本來就沒有多少鑒賞能力、且從眾心理極強的年輕人們也就跟著喊好,繼續刺激下一波消費了。
雖然很快就有不同的聲音出來質疑,形成了口碑的兩極分化,最后發展成為了口水戰,上升為公共事件。但樂視影業就勢掀起話題營銷,將口水戰轉化為關注度,掀起新一輪觀影潮,賺到盆滿缽滿。
粗制濫造,低俗的影視之所以那么多,肯定是因為有利可圖,至少是有一定幾率有利可圖才會有人前仆后繼地做。
上文列舉的三種只是比較常見的情況,實際上還有更多不被大眾知悉的盈利方式。
當然了,只是一部分人盈利。
粗制濫造或者低俗本身,就有一定的市場潛力。事實上能被吐槽,也會是很好的影片賣點。
如果明知道一部電影是爛片,你會選擇為它付出一張影票嗎?很多人的選擇是“YES”,因為這部爛片會是他們宣泄情緒的出口。
就像香煙和酒類飲料,大家都知道是有害的,卻并不妨礙它們成為人類世界最受歡迎的商品之一。
對很多人來說,觀看、吐槽爛片,與香煙、酒類飲料有些類似的效果。
美國有一家名為The Asylum的電影公司,創辦于1997年,以拍爛片為生,卻在好萊塢立足二十余年。據說開業至今,從沒出品過任何一部虧損的影片。
十幾天甚至更短的拍攝周期,不知名演員的使用,使The Asylum公司的影片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也是爛片盈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科幻大片《環太平洋》上映期間,一部名叫《環大西洋》的影片,時常跳入人們的視線。
這部制作成本僅50萬美金的科幻片,就是The Asylum的作品,幾乎完全套用了《環大西洋》的模板,卻講述了不一樣的故事。
《環大西洋》的最終票房不得而知,但2018年《環太平洋2》熱映時,《環大西洋2》同樣如約而來。
粗制濫造的、低俗的影片,有的時候可以說是社會多元化,甚至是電影工業走向成熟的標志。
就像美國專為爛片而生的金酸梅獎,中國2009年發起的金掃帚獎,這都是市場需求的真實體現。
所以有時候你會發現,有人一邊抱怨著“珍愛生命,遠離The Asylum”,一邊默默地點開一部The Asylum的新作,快進著,吐槽著。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我是徐笑橙,有你大不同。
在國外有專門拍爛片的導演,而且竟然還很賺錢。首先,爛片成本很低,請的演員都是不成名的演員,這些演員為了能在公眾面前露臉,給再少的錢也會接片。
其次爛片的賣點不是演技和劇情,基本靠的都是露點,血腥來吸引觀眾的眼球,而且很多觀眾都喜歡這種口味。而且預告片放出來的都是片中精彩那幾秒,不過整部片子可能也就那幾秒值得觀看。
爛片要是需要夠圈錢還必須賣弄情懷,用大家熟悉的影星或者諧星當賣點,讓大家誤以為這是一部大片,等你進了影院買了票那就是你愛看不看啦。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開業活動花絮音樂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開業活動花絮音樂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