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教育部音樂黨史活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教育部音樂黨史活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新教育實驗的倡導者朱永新教授曾說:“一個人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唯有讓中小學生“讀好書”,才能促進他們精神的健康發育。然而,世上的圖書浩如煙海,幾乎每天都有大量的新書出版,到底哪些書是“好書”?這一問題始終困擾著許多教師和家長。雖然近年來各大閱讀推廣機構針對不同的讀書目的推出了不同的讀書清單,但多少都帶有一些片面性。《指導目錄》不僅對“好書”的含義進行了明確的界定,而且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為學生列出了一份詳細的閱讀清單,這就為中小學生“讀好書”確定了范圍、指明了方向、畫出了路線圖。如何使用好這份《指導目錄》,進而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當是下一步中小學要著重研究的重大課題。筆者認為,要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給學生選擇的權利。《指導目錄》明確要求所列圖書供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各地各校不作統一要求,不得強制使用,不得要求學生全部必讀。落實這一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從《指導目錄》中自主選擇,這是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的上上之策。同時,《指導目錄》也為學生選書提供了方便,將所列書目區分為人文社科、文學、自然科學和藝術四類。學生喜歡讀什么類型的書,就讓學生選什么類型的書,教師不必作統一要求,以免不符合學生的閱讀口味,加重學生的負擔。
二是給學生讀書的時間。學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平時不僅要上課、參加學校組織和各項活動,還要完成繁重的課下作業,專門用于讀課外書的時間并不多。要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學校和家庭不僅要創造讀書的氛圍,更要因地制宜,合理規劃,讓學生有靜下心來讀書的時間。
就學校而言,要進一步推廣語文學科開展的“大閱讀教學”的成功經驗,每周拿出兩節課時間,讓學生到閱覽室讀書;要調整課外活動安排,開放學校圖書室、閱覽室,讓學生在課余時間享受讀書的樂趣;各科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盡量少布置或不布置課下作業,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課外閱讀時間。
就家庭教育而言,家長要擯棄讀書對提高成績無用的功利思想,雙休日、節假日盡量不要安排孩子參加社會上舉辦的文化課補習班,讓孩子在完成作業的閑暇時間下,放飛心靈,從《指導目錄》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目自由閱讀。
三是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語文教師要在日常語文閱讀教學中,為學生指點高效讀書的方法,并充分利用大閱讀課時間,教會學生整本書閱讀、群文閱讀的方法,交給學生一把打開閱讀大門的金鑰匙。同時,學校要以語文教師為主體,吸納其它學科教師和學生讀書中的優秀骨干分子,組建學校閱讀推廣組織,有目的、有計劃地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沙龍、讀書交流、閱讀成果展示等活動,讓學生在交流和展示中,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四是為學生樹立讀書的榜樣。指導學生讀書不是語文教學的專利,讀書也不僅僅是語文教師的事情。《指導目錄》所列書目涵蓋人文社科、文學、自然科學和藝術四大類共300種圖書,內容涉及中小學各個學科,因此各科教師都應當讀書,都有引導學生讀書的職責。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引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將學科知識與《指導目錄》中的書目建立有效聯系,比如數理化教師可將自然科學類書目,結合學科教學內容適時推薦給學生閱讀,以開闊學生的學科視野。
引導學生讀書,教師首先要熱愛讀書,不提倡教師把《指導目錄》中所列書目全部讀完,但至少與本學科教學有關的書要認真讀。這樣以來,教師不僅能為學生提供有效的閱讀指導,學生也能以教師為榜樣,以書為伴,通過讀書拓寬學科學習的邊界,進而促進自身精神的健康發育。
很高興回答這一問題,個人管見,若有不同意見,歡迎“關注”作者繼續交流!
又一個世界讀書日 的到來。關于中國人讀書少這件事情,又一次擺在了我們面前。
我覺得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是非常必要的。讀書就要從娃娃抓起。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刻的體會到了當前語文閱讀的狀態。
內蒙古教研室三年前,在全內蒙地區所有小學開展了大閱讀課題研究。
每年在放寒暑假的時候,這個大閱讀課題組就把一到六年級的推薦書目,發放到各個學校。推薦書目,種類繁多,并且在推薦書目之后還給學生們分別布置,適合各個年級的閱讀活動。
假期,學生們可以充分的利用寬裕的時間來完成大量的集中閱讀。并針對自己所閱讀的課外書做閱讀手抄報,閱讀卡片兒,摘抄,讀后感等等。開學的時候,大家統一上交自己在閱讀中完成的各種作品。
而平時的閱讀活動,我們以讀書分享會,閱讀賞析等,這些集體活動來完成大閱讀的推廣。
我們的語文大閱讀課題研究歷時三年,可以說我們學校的學生,在課外閱讀上取得了一個飛躍。
教育部大力推廣《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的同時,也是對我們所有中小學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推廣閱讀,如何在推廣閱讀中使用這個目錄。
我認為,這個閱讀指導目錄,不一定要把所有目錄中出現的書全部讀了。
現今一個非常現實的學生現狀擺在我們的面前。中小學生每天的課時作業負擔比較重,年級越高的學生,課業負擔就越重。要想在每天繁重的學習時間中,擠出閱讀的時間,實在是太難了。
只是在假期和周末,才能擠出時間來進行完整的閱讀。平時擠出來的時間,也僅僅只能進行一個簡單的片段閱讀。
作為一位老師,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們進行有選擇的閱讀。在推薦給孩子們閱讀之前,老師一定要把本學段書目的目錄,做一個整體的篩查和歸類。要把這些書的主要內容整體把握,然后歸類。
讓學生把每一類的書籍,讓學生憑著興趣,任選一本到兩本就可以了。
我覺得這樣,這才是最有人性化的推薦閱讀,才能更好地實施教育部所頒發的《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這也是教育部推薦這個目錄的初衷吧!
我認為,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是順應了時代進步的需求。
當今教育,立德樹人才是根本任務。加強所有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愛國教育勢在必行。
近年來,孩子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追求也顯示了我們精神生活的貧乏。因此,我們應該培養孩子從精神層面來獲得幸福感的能力。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提高孩子的精神生活勢在必行。
而讀書,讀好書,就是提高孩子精神生活,讓孩子獲得精神滿足,最有效、也最方便的途徑。
在《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中,人文社科類,注重選擇反映領袖人物、重要歷史人物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作品,將黨史、國史和改革開放史貫穿三個學段,幫助學生增強“四個自信”,培養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我認為學校對中小學生關于《閱讀指導目錄》的使用,也有以下幾種方式:
1、作為《思想品德教育》的課程內容進行學習。
2、開展愛國閱讀、朗讀比賽或者講故事比賽。
3、愛國主題墻、主題報等方式。
4、作為家庭教育的內容 ,家校合作,共同提高孩子的精神生活。
對于孩子精神生活的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持之以恒的過程,加強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等教育,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教育部音樂黨史活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教育部音樂黨史活動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