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贊美鋼琴音樂沙龍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贊美鋼琴音樂沙龍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畫的是我看到的,而不是其他人喜歡看到的。
馬奈是印象派的戰士,是排頭兵、領袖,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一位藝術家,雖然在中國他的整體名聲不如莫奈。但是他在藝術史上的地位是必不可缺的。
佐拉說:在馬奈的作品中,主題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繪畫本身。也就是說,馬奈的作品并不是美化現實,也沒有高尚的主題,而只是在畫布表面上對顏料的杰出運用。
與父親的對抗
馬奈出生于一個法國中產階級家庭,他父親是高級公務員,母親是外交官的。他的父親一直不看好馬奈對于藝術道理的追求。
1849年,馬奈愛上了他的鋼琴老師蘇珊(下圖),他們在沒有結婚的時候就生下一個孩子——萊昂,這讓馬奈的父親感到家族收到了蒙羞,導致,馬奈遠走意大利。
與傳統對抗
馬奈認為藝術應該代表現代生活,而不是歷史或神話。這是一場動蕩的藝術轉變,馬奈成為了爭論的焦點,1863年《草地的午餐》在沙龍遭受到拒絕。保守的公眾和惡毒評論家稱這張畫是“粗俗的”,“下流的”和“不完整的”,這些評論使馬奈深感痛苦,并使他產生了抑郁癥。
第二年(1863年),當他創作《奧林匹亞》時,更多的爭議集中在里馬奈身上,其中包括他最喜歡的模特維克汀·梅倫特(Victorine Meurent)。因為給馬奈做模特也遭受了公眾的謾罵。
1866年的沙龍又拒絕了他的作品《吹笛的少年》(1866)和《悲劇演員》(1866)。作為回應,馬奈在他自己的工作室舉辦了一次公開展覽。為了支持這種前衛的舉動,他的擁護者小說家、評論家佐拉在報刊上寫了一篇關于馬奈的文章,為此他被解雇了。
第二年,馬奈被排除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之外,并決定不向沙龍提交任何東西,而學習庫爾貝在沙龍展覽附近搭了一個帳篷,以展示他作品,在那里他再次遭到批評。
雖然公眾不喜歡他的《伯恩博客》(Bon Bock)(1873年),但是在1873年的沙龍中,獲得了一個榮譽獎。
然而,馬奈在1875年再次激怒了沙龍,原因是他1874完成的作品《阿讓特伊》(Argenteuil)使用了更輕松的筆觸。
1876年,沙龍又拒絕了他的幾部作品,為此馬奈在自己的工作室舉辦了另一個展覽,吸引了超過4,000名參觀者。盡管媒體中的許多人聲稱沙龍的拒絕是不公平的,但還是遭受到官方拒絕。
一直到1880年的沙龍中,憑借著《Folies-Bergere酒吧》這張畫在沙龍才獲得成功。成為未來所有沙龍的永久參展藝術家。不過這已經到了馬奈的晚年。馬奈在獲得這一成就后第三年去世。
在他去世后,馬奈的妻子和朋友手上的作品在法國大賣,法國政府的也收購了很多他的作品同時出版了幾本傳記,以表彰馬奈的貢獻。許多藝術史學家認為馬奈是現代藝術之父,對藝術和藝術世界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雖然偉大和丑聞是他職業生涯的主要特征,盡管他的職業生涯相對較短,跨越了二十多年,但他的作品仍在大多數主要的國際博物館和畫廊能看到。
雖然藝術史上認為莫奈是印象派的奠基人,但實際上,出生在法國巴黎的富二代馬奈(1832年——1883年)才是點亮印象派之燈的第一人,把馬奈說成印象派的精神領袖毫不為過,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重要畫家如莫奈、雷諾阿、德加、塞尚、梵高等,都從他的繪畫中找到了新的創作思維,繼而創新成功,晉升為大師。
《穿皮草的婦人》
創造一種新畫法,并被別人接受,歷來是一件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如果沒有馬奈在早期做了那么多準備工作,印象派恐怕要晚好多年才能真正形成。是馬奈首先從日本浮世繪中找到了靈感,第一次把油畫畫成了平面結構。也是馬奈第一次把鮮亮色彩引入油畫,舍棄色塊與色塊之間的過渡色調,讓色彩變成印象派核心的繪畫語言。
《草地上的午餐》
馬奈的這些變法前無古人,所有創新都是他摸索著獨自完成,這注定他要被別人當作另類看待,被主流畫壇所排斥,被掌握話語權的畫家冷嘲熱諷,甚至被父母不理解。因為他的父母是巴黎高官,希望馬奈長大后從政,但馬奈偏偏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毅然選擇了從藝,讓父母非常失望。
在創新過程中,馬奈一直痛并快樂著。
《吹風扇的婦人》
1863年和1865年,馬奈抱著極大熱情,分別創作了《草地上的午餐》和《奧林匹亞》,送到巴黎藝術沙龍,準備參加一年一度的展出,沒想到。
當時的學院派領袖安格爾看到馬奈的畫后,對他橫加指責,說他無恥到了極點,竟然用野路子風格來畫畫,畫中要造型沒造型,要立體感沒立體感,要光影關系沒光影關系,毫無藝術審美趣味,把莊嚴典雅的皇家藝術風格的尊嚴丟盡了。
《吹笛少年》
馬奈拿著作品失望地走了,他下定決心今后再也不參加藝術沙龍了。但是,學院派藝術風格統治了法國畫壇半個多世紀了,人們對這種畫風已經審美疲勞,馬奈的畫風得到了一些創新者的支持,這無疑給馬奈極大安慰,他下決心要把這條路走下去。
1866年,馬奈又創作出《吹笛少年》,還是沒有得到學院派的認可。
《森林舞會》
在1867年,馬奈自籌資金,在藝術沙龍展館旁邊的一個畫廊,舉辦了一個小型畫展,這一年,馬奈35歲,人們都對這個年輕畫家敢于挑戰學院派權威的勇氣所折服,他的畫也被一些有遠見的畫商接受起來,畫商開始積極為他推銷作品。
同一年,學院派領袖安格爾去世,學院派不可避免地進入了低谷時期,而印象派則像初升的太陽,生命力越來越旺盛。
《春天》
之后10多年,馬奈迎來了創作高峰期,差不多每年都能拿出幾幅新作品向人們展示他旺盛的創造力。正當他極力向世人證明印象派繪畫比學院派繪畫更符合時代精神時,1883年,疾病不幸奪走了他的生命。
但此時,印象派在一幫畫家的共同推動下,已經走上了頂峰,成為現代油畫向上攀升的基石。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贊美鋼琴音樂沙龍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贊美鋼琴音樂沙龍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