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西方古典音樂鋼琴教育特點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西方古典音樂鋼琴教育特點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國外其實也是有類似的考級比賽的,只不過鋼琴要放在每個國家的教育體系當中去衡量以及每個家庭的素質觀念去考慮,不能一概而論。
其實我們現在中國的發展跟外國已經逐漸接軌了,唯有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跟的上的就是那一些教育思想理念以及經濟水平,所以有出入的也只是這兩個最核心的內容,其他的形式上的東西應該都是能跟得上的。
Do、Re、Mi也好,C、D、E也好,其實都是音符的名稱之一。
代表音高的音符有兩個名稱:
Do、Re、Mi這樣的名稱,是唱名,是在唱這個音符時的名稱,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小名。
C、D、E等這樣的名稱,是音名,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大名。
在五線譜的固定調唱法中,這兩個名稱都是一一對應的,比如音名是C的音符,其唱名必然是Do。
就像一個人既有小名,也有大名一樣。
小朋友們之間相互做自我介紹,說自己的小名,和說自己的大名,都不會讓自己變成另外一個人。
等孩子們相互熟悉了,人、大名、小名三者之間,也會建立起一個對應關系,不會張冠李戴。
小湯也好,巴斯蒂安也好,無非就是在向孩子們介紹“音符”這個朋友時,有的用大名介紹,有的用小名介紹,這對于鋼琴的學習、音樂的認知上來說,并無大礙。
歡迎關注享玩音樂,讓我們一起頭條
多謝遨請。國外的小孩子學鋼琴是從音名開始的。〈音名即C、D、E、F、G、A、B)從外國鋼琴啟蒙諸多教材來看,都是從認識音名開始的,大量的練習和唱,使七聲音階的概念固定下來。特別在視奏這塊,老師在提問時絕不問#Do而是問#C、#D、#E、#F、#G、#A、#B、。(假如問#Do,這位視奏老師就不合格的。)這就為了使小朋友從開始學音樂始就把調性這個概念鞏固下來。并且,在哼唱時,也提倡用一個單音或一個元音去代替七個唱鳴去哼唱。而Do一Re一Mi一Fa等只是首調唱名法(即是24個大小調都可以用Do一Re一Mi一Fa一So一La一Ti去唱。)這些概念性的東西,在西學東浸過程中,漸漸會改變我們當年被封鎖而缺失的正確概念的部分。這只是本人在這些年學習英皇時體悟到的。
謝邀。大多數國外私人教師或是學校傾向于教小孩子認識五線譜是從ABCDEFG開始。特別是如果教小孩子演奏樂器,更是先從認五線譜開始。我認為理由如下:
1. 把五線譜的五線和四個間隔編成兒歌,便于小孩子記住。國外所有的編寫成人或兒童五線譜音樂課本第一冊,學生首先學的是記住五線譜的線與間隔的兒歌。比如,4個間隔是 FACE。教小孩子學五線譜其中最重要的啟蒙課是教他們記住ABCDEFG(以及它們帶有升降號和大小調的變化),再有就是教會他們識譜中必須懂得數對音符的節拍
2. 形式盡量直觀,便于小孩子記住。所以,教ABCDEFG更加直觀,因為,不論是什么調號ABCDEFG(比如,大小調號)永遠不變的直接反映在五線譜上. 不單純教doremi是為了不去混肴小孩子們對五線譜的記憶。國外的音樂教師不大贊同國內教師或學校教孩子doremi。他們認為就算小孩子不唱doremi也可以學好音樂和樂器。
3. 國外的教師教樂譜的同時也有時需要唱出音符給孩子聽。但是,唱出來的是ABCDEFG.
音的命名為兩種形式,do re mi fa sol la si,通常我們都是唱出來,所以是唱名,C D E F G A B是音的真正名稱,所以叫做音名!音名無限循環七個,通過大小寫,已經數字的角標(右下角,右上角)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分組,也就是分成了鋼琴的高低音的白鍵,從左到右形成了由高到低的音區。
級別證書只是對自己的一種激勵,但是,級別并不代表真正的能力。那些拿到十級證書的人請問問自己:當你再拿到一首十級曲目,能完完全全靠自己一個月內拿下來?你視奏水平能彈十級曲目嗎?你彈過的曲目量夠多嗎?你聽到一首曲子能馬上彈出主旋律并配上合理伴奏嗎?能即興演奏嗎?
如果以上這些都不行,過了十級有什么用呢?如果以上這些你都行,沒十級證書又如何?難道你上臺表演時,額頭上是安裝上一張十級證書的嗎?
事實上,小升初十級證書可能有點作用,然后再也沒什么用了。不是有那么句笑話嗎——業余十級證書只不過代表你業余到極點了!如此而已……呵呵
本人是一名琴童家長,歡迎關注本人頭條號,一起討論如果“好好學習,天天練琴”。不管走不走專業,我們要專業地學!
帶領孩子走進藝術的殿堂,領略音樂的美妙,陶冶孩子的情操,通過彈琴培養孩子的意志品質,開發孩子的左右腦,提高藝術的鑒賞能力,真正意義的接受陽春白雪做高尚的人,這些比十級更為重要,考級重在參與是檢驗孩子的學習成績,普及音樂教育,盲目的注重考級影響了學習音樂的興趣,也不免功利性了。
我是一名鋼琴老師,根據多年經驗,給幾點小建議:
1、關于學鋼琴考級
先回答下最主要的問題,鋼琴考級不是一定要考、10級也不是必須要過。很多沒考過級的孩子可能會比考過級的彈的很好,這個不是硬性指標。
但是考級也有一定的有利地方,可以鍛煉孩子去展示、表演,考級時要求背譜等等比較多的東西,對孩子彈琴有一定提高,另外,孩子學的也有一個目標,我今年3級,明年還可以4級,要不然常常沒了動力。以前教過很多孩子,拿到3級證書,就開心的說明年要努力拿個4級,所以對于考級,完全看家長怎么想。
2、要保證學習質量和練琴時間
另外,看問題中提到要大量練琴,我不知道具體是多少。但是學習鋼琴。練琴是必須得,保證質量的上課和一定時間的練琴才能有成果。上學是天天上還要回家寫作業,鋼琴是一周一次課,再不付出點時間練,咋辦?
3、如果不想付出太多,只以興趣愛好為主,可能不容易長期堅持
我同意大部分家長的以培養興趣愛好為主,尤其初學時期,如果按照老師的要求,跟上練琴,基本也不會太難。但是怕孩子累、怕孩子玩不到,就少練或是不練,怎么彈出好聽一點的曲子?怎么去進步?慢慢發現,譜子也認不好、手也擺不好、曲子也難彈出效果,恐怕興趣就沒了。也沒辦法成為一種興趣和能力。
不足之處,還望見諒,也歡迎私信聊聊。
《卡農》《成都》《告白氣球》等海量曲譜陸續上傳中,需要請私信【001-009】
優美鋼琴音頻匯總,需要請私信【鋼琴曲】
鋼琴是不是必須學的?
不是。
學鋼琴,考十級就是終極目標嗎?
真的不是。
孩子是不是在小時候必須學幾門特長?
真的也不是。
對于家長要求孩子必須學特長這種想法,我一直是持“勸退”的立場。
這幾十年,從我們幼兒園走出去成長的孩子實在太多,雖然離開了校園,但孩子們或多或少都會跟我保持著溝通。比如孩子在中學畢業了,大學畢業了,會回來看看我;取得什么成績了,考得什么證書了,也會跟我分享。
我必須告訴年輕的家長,真正從事鋼琴專業的孩子,幾乎可以說是鳳毛麟角,而那些小時候被爸爸媽媽強迫著一放學就去學“特長”的孩子,一旦脫離了父母的管轄,基本都把這些“特長”扔到腦后,甚至異常反感這門“特長”。
所以每次家長朋友向我咨詢,要不要讓孩子去學某某某特長的時候,我都會問他
三個問題:
“家長朋友,你到底為什么想孩子學特長?是因為孩子喜歡?還是因為要跟親朋好友攀比?”
“學琴是非常辛苦和要長期付出的事,孩子如果同時學著幾門特長,會非常辛苦,你知道嗎?”
“學琴是需要大人長期陪伴與監督的,并非扔給老師就學會的,你能做到嗎?”
有的家長甚至聽完后非常驚訝,說“其實完全沒想過這么多,只不過前段時候鄰居家小孩兒開始學,我看他們培訓老師說,孩子小時候如果不學門樂器敲敲打打幾下,會影響智力發育,我也不要孩子成藝術家,學著玩唄。”
很多家長對學一門特長真的沒有任何的概念,以為把孩子扔給某個輔導班,交上2年學費,孩子就會“被培養出興趣”,就一定會彈好多首曲目,就可以在每年親朋聚會的時候對孩子大喊一句“來,給大家來彈一首。”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練鋼琴,讓孩子可以從小在藝術熏陶中成長,確實是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培養樂感培養美感,讓孩子今后的發展拓寬道路??墒侨绻麅H僅是因為“別人學,所以我要學”或者“必須學門特長,是啥無所謂”,那么這樣是絕不可取的。
我們身邊總有很多“別人家的孩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有幾位家長知道,有多少學琴的孩子在考完十級后恨恨地喊出“再也不用完成爸媽的任務了,再也不用練琴了”,恨不得把鋼琴砸了的孩子也大有人在。
學一門特長學到如此恨它,令人唏噓。
學特長要量力而為,要因人制宜,沒有“必須,一定,不然就”。
更不能因為家長“我當年沒學是遺憾,所以我孩子必須學”的想法,就把學習的重心壓力全放在孩子身上,這樣最終會把他壓垮的。
【更多育兒知識每天更新,請大家點個關注吧!】
當然不一定嘍。
從題主的描述中看,你讓孩子學琴的目的就是陶冶性情,讓孩子有個優雅的興趣。那當然就不一定要去考級嘍。
考級的目的是為了驗證孩子學的怎么樣,以及評測老師教的水平如何。很多家長總覺得孩子不考級就不知道自己所付出的金錢和時間是否值得。
但是,如果題主并不依靠考級來證明孩子學琴的效果,而且也不打算以后走專業道路,那么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來決定是否考級。
事實上,很多孩子本來對鋼琴充滿了興趣,然而卻為了考級不得不進行大量和枯燥的練習,反而產生了逆反心理,甚至從此痛恨鋼琴。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所以,綜上所述,題主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考慮清楚是否讓孩子考級,一旦確定了,就不要人云亦云地被別人的意見所左右。
最后,祝孩子永遠對鋼琴對音樂興趣滿滿!
以本人經驗來說,所謂的級數其實只是琴行騙錢的手段(我知道我這樣揭露了行業內幕,但我還是要讓光大家長知道),一個連音階都不會的人都可以搞到一張所謂的某某考級證書,這何嘗不是中國教育的一種悲哀,更是對藝術教育的一種侮辱,考級更只是家長心目中的一種攀比手段!本人鋼琴自認不是太好(古典薩克斯出身哈,希望大家不要噴我),但是一些琴行的老師自己技術沒達標就出來教學生那教出來的學生能好嗎?鋼琴本就是學習西方古典音樂必備的一項技能,前期的學習為你打下的音樂素養及樂理知識的基礎就算你后期轉為其他樂器都會比沒學過鋼琴的人更加得心應手,對于十級本身而言,樓主的意思沒有表達明確,因為現在層出不窮(坑錢)的考級太多,水平也參差不齊,沒有必要去在意這些考級證書,那你說一個莫扎特彈得很溜的人連一張考級證書都沒有你能說他很差嗎?顯然是不能的,所以我覺得提升個人的技術以及音樂素養比所謂的考級證書來的有用的多!沒有必要非糾結在考級上,就算這個人考了某某十級,但是他的技術不如你又有什么用呢?總會有出丑的時候。綜上所述我覺得所謂的考級證書根本不重要,遠沒有說我可以熟練并且原作者意圖演奏出一首曲目來的更為實在!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西方古典音樂鋼琴教育特點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西方古典音樂鋼琴教育特點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