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音樂啟蒙課程教學鋼琴指導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音樂啟蒙課程教學鋼琴指導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媽媽沒事來一曲[得意]
結婚后,我的鋼琴一直放在我媽家,直到我娃差不多四歲了,琴才搬來我家。搬來后,我時不時關門彈琴,有時候一首曲子彈很多很多遍。讓娃聽了一年(我只是偶爾來興致了,會彈久一點),我教娃彈了幾下小星星,然后問她要不要學鋼琴,也說了只要開始學就需要天天練琴,她說要學,于是我給她報班,當時她五歲半。至今學琴兩年多,可實際上課只上了79課時,因為疫情,我們斷斷續續停課長達一年之久。
在我看來,五歲的孩子,可以進行鋼琴啟蒙了。但在做這個決定之前,你必須考慮的是,你給孩子報鋼琴課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陶冶情操、培養興趣的話,就不要太較真,順其自然,否則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和厭煩,會得不償失的!畢竟,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郎朗,報紙上那種“考完鋼琴十級,自剁雙手”的新聞還不夠觸目驚心嗎?
初學鋼琴時彈奏的曲目很簡單,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彈幾遍背下來后,就不再看譜,眼睛盯著琴鍵,中途彈錯了仍然埋頭在琴鍵上尋找位置,當被問到現在彈的地方在譜面上的位置時顯得很茫然。啟蒙階段的學生對五線譜還處在熟悉階段,每一遍讀譜就是一次強化刺激,對提高讀譜能力大有好處。如果教師對學生的錯誤方法不加以提醒,成為習慣,就會直接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看譜慢。一首新曲目一定要背下來以后才能夠完整地彈奏。上手慢,隨著曲目難度的增加,彈熟一首樂曲需要花的時間越來越長。忘得快,因為讀譜少,基本上是靠記琴鍵位置和手的骨骼。
我孩子馬上五歲,暑假報的鋼琴班,買了臺電鋼琴,首先學鋼琴是孩子自己選的,開始蠻有興趣,學幾節課后我每天給孩子規定時間練琴,不停的強調手勢和坐姿,慢慢發現孩子的興趣淡了,我開始反思自己的做法,欲速則不達,況且娃學鋼琴只是把它作為一種愛好
對這個挺糾結的,我女兒今年五歲,學琴2個月了,彈到小湯二了,會認譜了。她的啟蒙老師在教她的時候從不強調手型,更不教斷奏。我的寶貝學的挺快,小湯一基本上一節課三首曲子,我不懂,但我和女兒看到了小成績,能把曲子彈下來還是很高興。我發了視頻在網上,結果百之百的人都說我女兒的手型難看有問題,不斷奏。弄得我心里也不舒服,就和老師溝通了一下,
暑假我們是回老家過的,怕她忘記了從這面報了個班,強調老師給她訓練手型,老師很認真的教我女兒,可是、可是、整個快一個暑假的成績比不上在北京學三節課的成績。小孩就不知道怎么了,好像學不懂了,也煩的不行,老問還有幾分鐘下課。和在家的狀態完全不同(在家老師一點就會,而且特別有興趣,自己主動練琴)。現在暑假上了12節課(每周四節,在家也是一樣的),手型有改變,斷奏徹底放棄,一共學了四首曲子……。
雖然我現在仍對手型耿耿于懷,但是還是決定跟著啟蒙老師好好學習。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想說這句話只對了一半。在學習鋼琴之前和學琴之初,興趣確實很重要。但真正學起來,興趣就需要保持了。
興趣如何保持?
鋼琴和其他所有學習一樣,沒有速成,不只在一朝一夕,是個長久的過程。如何在整個過程中有效的保持興趣很重要,尤其在學習之初,一個好的老師、家長的配合,對孩子得興趣都非常非常重要。
一提起鋼琴,感覺是矛盾的, 大家都知道鋼琴的音樂之美,更知道學琴的路上會有枯燥和無聊。最開始是新鮮感,孩子與生俱來的對新鮮事物的好奇,想去彈鋼琴,想像看到的會彈鋼琴的人一樣惟妙惟肖的彈上一曲。
配合孩子的新鮮感,鋼琴啟蒙課的趣味性很重要,老師能把課設計成一些小游戲,能把一些理論的東西變成童言童語,孩子學起來就會容易、也輕松很多。
正常鋼琴課的上課頻率是一周一次,最多也就一周兩次,所以課下的練習就顯得尤為重要。同一位老師教出來的學生通常是各種各樣的,排除非常小的個體差異 以外,學習成果好與壞最大的原因在家長身上。
能否跟孩子上課?是否做到了有效跟上?是否跟老師有效溝通?是否陪練?陪練是不是高效?這些,其實都跟保持孩子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關系。
現在鋼琴啟蒙的年齡普遍在4~5歲左右的孩子,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優勢是接受能力強、可塑性強、模仿能力強、沒上學時間也多,劣勢就是自空性差、貪玩、很多時候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所以,這個時候,家長的陪練工作,就尤為重要。
好的老師有了,適合孩子的課也有了,家長陪練也做到了。剩下的就特別簡單--堅持。盡量的堅持上課和練琴。沒有特殊情況,不要隨便請假、停課,一周4~5天的固定練琴時間,根據孩子學琴進度,練琴時間也需增加。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這些和興趣到底有什么關系?因為只有堅持上課、有效練琴,才能盡快掌握老師教會的知識點,才能彈出自己喜歡的小曲子,有了音樂出來,孩子才會更有興趣,就是這么簡單!
很多家長的誤區是,怕持續的上課、練琴會影響孩子的興趣,其實正是相反的,只有不斷的、堅持的練習,學生跟得上老師的教學計劃,不斷攝入新知識、新本領,不斷的挑戰自己,才會更有興趣。反之,不怎么學,不堅持練。會彈一首《小星星》可能開始興趣還行,聯系幾周都彈小星星,孩子的興趣還會濃烈嗎?
所以,認真有效的付出,得到的回報不但是更好的上課效果,更寶貴的是孩子的興趣。
很多人對學鋼琴的概念,還停留在幾十年前,八零九零后學琴的時候,會無聊、甚至會挨揍。時代在變,鋼琴教學也一直不斷在進步,老師們都會不斷的引進新的有趣的教次啊,不斷的讓鋼琴課更有趣,更適合不同年齡段、不同性格的孩子。已經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無聊、枯燥等情況。
我想對大部分外行的家長說一句,鋼琴并不是深不可測,但如果孩子想學,也需要做些功課、花些時間,既然花了錢和彼此的寶貴時間,就不要隨便學學、玩玩的態度。有不懂的,盡管來問我。
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我先說一下,我可以根據我與自己家三歲寶寶的音樂啟蒙經歷,并且結合一本叫做 music together,書來闡述整個英語音樂啟蒙或者韻律啟蒙的方法。
首先整個書籍和這個理念的核心就是讓你整個和孩子可以感受聲音并喜歡音樂啟蒙在任何年齡和任何地點都可以開始,所以只要有這方面想法就是最好的方式,可以是現在就去開始。在開始的時候選擇一首歌曲之后,就最好和孩子一起去感受,像是第 1 次聽到這個音樂一樣去感受這個音樂,去感受整體的音樂給你帶來的律動。
其次怎樣去學習?怎樣去感知,怎樣去理解音樂呢?第 1 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整個家庭中以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讓孩子充滿了音樂一點點去浸潤和感知音樂,因為孩子從小就是充滿了音樂感的。其次,一開始讓孩子感知之前,先先從自身出發,找到自己最熟悉的幾個韻律和樂曲。將這些曲子寫下來,并能夠非常熟悉的哼唱出來。不隨著自己的后唱,同時配合著音樂的,讓孩子一起去靜靜的感受感知,如果孩子喜歡跟著音樂去律動去跳動那樣最好。
最后音樂是需要一步一步進行。我建議可以先從已知的最熟悉的音樂素材開始,將它列成一個詳細的名單,最好是從兒歌起步。用簡單的旋律讓寶寶掌握并熟悉整個音樂的美。這是我從我與三歲寶寶共同的音樂活動中得出的一些體悟,并結合了這一本音樂律動課的書籍來給大家做的分享。
希望可以幫到你。如果你對英語或其他方面的啟蒙感興趣,可以關注我的今日頭條賬號。每天會分享不一樣的英語啟蒙和我自己的啟蒙感受。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音樂啟蒙課程教學鋼琴指導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音樂啟蒙課程教學鋼琴指導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