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沈陽音樂學院鋼琴陳子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沈陽音樂學院鋼琴陳子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足協終于干了一回實事!雖然這個政策現在只是在中甲進行,但是我們有理由期待在不久的將來,中超也會實行這一政策。屆時,中超的保級大戰將進一步升級,中甲的沖超大戰也會更加精彩!
今天下午,足協突然給出公告聲稱:新賽季中甲將要增設升降級附加賽,最后兩名直接降級,但是倒數第三名將會與中乙的正數第三名進行升降級附加賽。也就是說,中甲和中超的降級、升級名額分別增加了0.5個。
其中對于現在身處中乙的陜西長安競技、四川安納普爾那、寧夏山嶼海等還身在中乙,但是卻承擔著地區足球希望的俱樂部,是利好消息。這樣的新政無疑給他們增加了沖甲的機會。
但是,在足協的公告中,卻沒有詳細規定附加賽的比賽規則。比賽到底是一場定勝負還是兩個主客場算總進球數來進行呢?附加賽時中甲中乙球隊分別能不能上外援?又能上幾個外援呢?這些問題足協方面還沒有給出肯定的答復。如果可以上外援的話,那么對于沒有開放外援政策的中乙球隊來說,是很難打的。而如果規定不能使用外援的話,對以外援為戰術核心的中甲球隊又稍顯不公平。因此,這些問題還需足協去考量、解決。
總的來說,這樣的政策出發點非常好,而且經網友猜測,足協突然出臺這樣的新政,極有可能是為未來的擴大中超升降級名額做準備,甚至有可能是為中超擴軍做準備?。。?/p>
答題者:歐戰足球。感謝您的閱讀,期待您點關注或點贊。由衷感謝!
2018賽季中甲中乙新政確實牽動著中甲16家、中乙28家俱樂部的心,因為不管是沖超,還是保級,或者沖甲,都可能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
具體說來,中甲“升2降2.5”的新政,給中甲保級俱樂部帶來了較大壓力,給中乙立志沖甲的俱樂部帶來了希望。別小看0.5這個附加賽名額,這往往暗藏著逆襲的機會。
在2017賽季中乙聯賽中,就出現了類似的情形:本來,理論上講,2017賽季中乙聯賽沒有降級說,但競賽規程卻規定,當賽季中乙最后2名與中國足球業余聯賽(現在的中冠聯賽)打附加賽,結果包頭鹿城草上飛和沈陽東進在附加賽中,分別被延邊北國和拉薩城投逆襲成功,不幸失去了中乙資格。好在后來獲得2018賽季中乙資格的球隊中有多支退出,這2支隊才得以重返中乙。所以,如果中甲倒數第3名與中乙第3名打附加賽,勝負真不好說。
延邊北國通過附加賽獲得了2018賽季中乙資格。
不管怎樣,新政給中乙球隊帶來了更多的沖甲希望。題主所說的陜西、四川、寧夏確實都有機會。
陜西長安競技是2017賽季中乙升班馬,但他們體現出了“西北狼”的野性和韌勁,預賽階段獲得了北區第4名,可惜在決賽階段不敵南區第1深圳雷曼,未能上演沖甲神話。本賽季,趙昌宏執教陜西隊,再次率隊吹響了沖甲的號角。
四川安納普爾那是西南地區的一支勁旅,最近2個賽季都在沖甲,但結果都是功虧一簣。2017賽季中,四川安納普爾那獲得了預算階段南區第2名的成績,決賽階段中,其遺憾被北區第3名,也是后來沖甲成功的黑龍江火山鳴泉淘汰。新賽季里,足壇名宿、前國腳黎兵掛帥出征,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沖甲。
寧夏山嶼海也很悲催,最近2個賽季,年年都是預賽階段第1,但總是在決賽階段折戟沉沙,與中甲失之交臂。2017賽季,他們在決賽階段過了南通支云這一關,卻在次輪中不敵黑龍江火山鳴泉,最終飲恨。新賽季,他們也更換了主帥,范育紅將帶隊肩負起沖甲新使命。
本賽季中乙擴軍到28支隊,沖甲競爭將更加激烈。如果依然維持2個升甲名額,無疑將加劇沖甲的殘酷性,但增加0.5個名額,就等于增加了很大的機會。對以上3支致力于沖甲的球隊而言,肯定是好消息,就看能不能把握住機會了。
對于足協頒布的新政,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好政策改變了以前固有的中甲中超的升降級制度。不僅可以有利于中國足球的發展,還能夠使中甲中乙的俱樂部更加有競爭力。
足協的新政大致意思是,新賽季的中甲不再是以前的固定的兩個降級名額,如果最后兩名直接降級,但是倒數第三名要和中乙的第三名打兩回合的附加賽。這樣不僅中甲有可能會降級三隊,中乙也可能會升入中甲三隊。
而且規定中甲球隊在與中乙球隊比賽時不能使用外援。要知道,中甲球隊的有些本土球員實力還不如中乙球隊,靠的就是外援。一旦遇到投入很大引入許多有實力的本土球員中乙球隊時,很難保證不會輸給中乙球隊。
這樣的做法使得中甲的許多保級專業戶的形式越來越嚴峻,也讓中乙的許多球隊看到了升級的希望。這樣充滿了競爭力的聯賽,肯定會提升中國足球的實力。本人十分贊同足協的這一項規定!
足協這回是干了件好事。提高淘汰率,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中甲亂象,提高聯賽競爭的激烈程度,讓球隊在聯賽后半段依然保持警惕和投入,減少因無欲無求產生的利益球、假球等情況。這個制度,早就應該引入,這次設置,算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其實,足協在2016年賽季開始之前,就差點設置升降級附加賽,當時規定中甲倒數第一降級,倒數第2、第3分別跟中乙第3、第4打附加賽,勝者晉級。但是聯賽開打之后不久,足協出爾反爾,又撤銷了。當時有種說法是怕中甲球隊數出現奇數,球隊數量不固定,不好辦。
好吧,我們不知道當年的規則究竟是怎么沒的,但我們知道它是怎么來的。這就要提到“達納拉赫事件”。
達納拉赫,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最早在江蘇舜天,拿過中超金靴,當時大家叫他“達10”,2015年轉會到了中甲新疆天山雪豹。但就在這個賽季末,他的一次詐傷攪亂了局勢。
當年,在聯賽進行到倒數第二輪的時候,天山雪豹已經是爭冠無望、保級無憂,但是他們本輪的對手卻是積極爭奪沖超名額的河北華夏幸福。這個時候,前27輪一直首發出場,狀態非常健康的達納拉赫卻突然在賽前2小時說自己有傷,不能上場,結果新疆0-2輸掉了比賽,華夏幸福順利沖超。
這件事,客觀受害者就是大連一方,同為沖超有力競爭者,天山雪豹的輸球讓他們功虧一簣。當然,天山雪豹發表聲明強烈譴責達納拉赫不職業不道德,請足協和公安機關介入調查,我們也沒有證據說到底是俱樂部放水,還是球員放水,但這件事確實疑點重重,跟中國足壇過往的奇案一樣,難以撥云見日。
不過,當年年底,國家體育總局官網就發文呼吁,盡快引入升降級附加賽制度,抑制假球交易。2年之后的今天,這個制度總算是完善了。
其實,升降級附加賽制度在歐洲聯賽經歷了長期的實驗,已經十分完善,最典型的就是英冠和德甲。英超是倒數3支球隊降級,英冠前兩名直接升級,附加賽在3~6名之間展開,第3對第6、第4對第5,勝者再較量,最終決出最后一個晉級名額。這就讓長且密的賽程變得不那么枯燥,尤其是后半段,很多球隊都保留著沖超懸念。
這個制度甚至還演化出一種“附加賽經濟學”,啥意思呢,就是有些高級別俱樂部為了緩解經營壓力,多掙點錢,選擇參加勝率極高的附加賽,以確保門票收入,類似于NBA的擺爛,不過風險極高。
最典型的就是德甲的漢堡隊,刀尖上行走的高手,55年從未降級。但是在13-14、14-15賽季,連續排在倒數第三,參加降級附加賽,而且都驚險過關。這幾場比賽上座率也是爆滿,開售40小時,57000張門票就售罄,連黃牛手里都沒票了,俱樂部也是達成目的,小賺一筆。
其實,在很多非主流的歐洲聯賽,升降級附加賽規則更為復雜,分好幾輪進行花樣繁多,比如比甲、丹超、保加利亞甲,你要是不花上小半天時間仔細研究,肯定看不明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
這樣復雜的賽事,雖然能夠最大限度保證聯賽公平,但是在中國,受客觀因素制約,肯定是不行,我們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正常的聯賽打完就已經到了10月,附加賽再拖到11、12月,北方球隊主場就完全不適合進行高強度競技了。
不管怎么說,這次附加賽制度還是讓很多地方球迷燃起希望的,尤其是像四川安納普爾那、陜西大秦之水、青島中能這些有球迷基礎、曾經輝煌過的地區的球隊,一旦機會多了,進入中甲,那對當地足球環境的帶動作用就不容小視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沈陽音樂學院鋼琴陳子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沈陽音樂學院鋼琴陳子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