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鋼琴音樂會是比賽還是演奏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鋼琴音樂會是比賽還是演奏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作為一名琴童家長,我是這樣想的。
考級和比賽、表演具有不同的意義,考級會推動你堅持學習達到目標,比賽是檢驗你在同組別中的真實水平,表演是為了讓你明白鋼琴更重要的是演奏而不是彈奏。
另外,如果是小琴童,參加各種比賽和表演也可以增加他的人生閱歷,增加自信,給他的人生設定不一樣的起點。
學習鋼琴一定要理性、正確的去參加比賽、考級等,不能盲目跟風。
合理、正確的鋼琴比賽、考級,益處多多。
對鋼琴學習的檢驗,對教師教學情況和學生自身練習情況都是一個很好檢驗。
鋼琴一般是一對一學習,確實缺少了比較。孩子的任何學習當然是不建議去攀比,但是總要通過一些途徑看看大家的水平,不能閉門造車。學習效果如何,通過考級或是比賽,是個不錯的檢驗途徑。
給孩子定制目標、有所期待。
考級對孩子來說,是個不太愉快的過程,要加強練琴強度才能出結果,孩子們往往很煩躁。但是大部分孩子會在拿到證書后,期待著下一次更高級別的挑戰。這是人正常的榮譽、目標心理。學鋼琴是個漫長的過程,一些有效的動力,也可以讓孩子們更加愿意積極的去學習。
考級、比賽得到的真的不是只有一紙證書。
從零基礎辛苦學習,到準備曲目,再到反復練習,一定是千錘百煉、精打細磨才能去考級或比賽。表面上看,只是反復在彈幾首曲子,但是在教師反復細扣和孩子反復認真練習的同時鋼琴的某些技術一定會得到提升。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
關門在家練琴和上臺是不一樣的感覺,面對觀眾、面對評委、面對閃爍的舞臺和燈光、以及陌生的出場環境和鋼琴,對孩子來說都是很好的挑戰和鍛煉。膽量和自行也是這樣練出來的。
以上是大概總結了下比賽、考級的好處,當然一定要合理安排。比如考級,一定要按孩子實際水平,適合考什么級別就彈什么級別,不能為了著急拿證書而去拔高,那樣就失去了意義。
比賽同樣,一些不太影響孩子正常學習、生活的比賽,一年可以選擇一到兩次參加。不建議逢比賽就去,家長、孩子壓力過大。
另外,可以多創造些孩子演出的機會,當然是在和孩子商量好,孩子愿意的情況下。當眾表演、展示,對孩子是很好的鍛煉。比如可以定期邀請身邊好友們一起為孩子們開小型的音樂會。但是這個度一定把握好,我們是為了給孩子鍛煉,而不是去攀比和給孩子壓力。
結合我自身的經歷,給出以下幾點看法:
1.感受音樂之美。音樂是一種可以陶冶人們情操的神奇存在,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可以說人們脫離了音樂也就脫離了生活的本義。當鋼琴音樂會的琴聲響起,每個人身體就流淌著帶有音符的血液,灌溉全身,這就是音樂的魅力。當你把身心投進去的時候,就會感覺整個人都抽離了這個世界,有的只有音樂,有的只有愛。
2.暫時脫離枯燥無味的練琴環節。如果是琴童的話,每天幾個小時練琴是必須的,可是那也在慢慢腐蝕他們的內心,仿佛是不斷地在重復的機器,那樣是談不上是真正的熱愛音樂。熱愛音樂是在感受上的,而不是在肉體上的。所以要是想對音樂有所認識,那么就需要去欣賞真正的音樂。
3.對音樂有種新的認識。音樂不是一成不變的,不能說你掌握了一些音樂的基礎知識,就完完全全說自己懂音樂了。無論是鋼琴樂,還是管弦樂...,他們時時刻刻地都在發生變化。只有在不斷地吸納一些音樂元素,這樣才能使自己在音樂的道路上不斷進步。
家長帶孩子參加音樂會的好處
帶孩子參加音樂會,主要目的是通過音樂會使孩子懂得一些音樂知識,增強孩子對音樂的欣賞能力。那么,家長應怎樣帶孩子參加音樂會呢?
1、事先讓孩子有一個心理準備,以調動孩子參與的興趣。
2、欣賞音樂時,應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給予恰當的語言指導。如比較深奧的樂曲,成人可做解釋,幫助孩子理解作品。通俗易懂的作品,可以讓孩子感受作品的性質。
3、每欣賞一個節目后,可讓孩子講一講感受,或成人把自己的感受講給孩子聽,使孩子對每 一個節目都有一個比較深的印象。
4、可根據孩子的感知能力讓孩子說說音樂的節奏、性質。
5、帶孩子參加音樂會要有始有終。要讓孩子安靜地欣賞,不大聲喧嘩,不隨便走動,演出完要鼓掌表示感謝。還要注意培養孩子從小遵守社會公德、文明禮貌的習慣。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鋼琴音樂會是比賽還是演奏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鋼琴音樂會是比賽還是演奏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