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中央音樂學院鋼琴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中央音樂學院鋼琴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一節鋼琴課收3000元貴不貴?
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收3000元上一節課,一節課一小時,是否正常呢?我只能說很正常,而且你想交別人還不一定收。再說教授給你上一節課的投入絕對不是1小時就能完成的。
我的孩子也在學琴,對學琴的成本還是有所了解的。音樂學院鋼琴系的老師基本會收3000元左右,但是并不是你想上就能上的,如果教授看不上你,就算你給他5000元,他也不會教你。
像市少年宮級別的鋼琴老師,一般一節課在500--1500元左右。像音樂學院鋼琴系畢業出來的學生,一節課在200--500元。
多多的鋼琴之路(4節課的花銷超過3萬)
我就來說說我認識的一位小琴童跟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學琴的故事。
我的孩子在廣州少年宮學琴,一起學琴的還有位叫“多多”的小朋友。一看就是那種高出其他小朋友幾個身位的琴童,從他媽媽那里得知,多多從3歲多開始,每天練琴時間基本在6小時以上,從不間斷。
他媽媽不滿足在廣州學琴了,希望能有更好的發展,經人介紹去中央音樂學院找教授學琴。他們找到了張晉教授,正如題主所說的那樣,3000元一節課。關鍵是張教授覺得多多這孩子有天賦,才收了他。一周一節課,一節課3000元。老師規定每次課后必須認真練琴,復課時會檢查。有次課后練得不好,剛開始彈琴就被老師發現不對,被趕了出來。一節課就上了幾分鐘,3000元照收,一分不少,還得罵你一頓。
那時候,多多住在廣州,每周飛北京上一節課,我給你算一下一個月支出是多少?
一個月4周,共需要花費30000元。
多多的鋼琴之路(刻苦訓練走進中央音樂學院附小)
多多練琴非常刻苦,經常練到十個手指磨出血泡來。果然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梅花香自苦寒來,多多被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錄取了。
即便是被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錄取了,但是跟著張教授練琴的時間并沒有減少,該有的支出也是仍然需要的。
多多的鋼琴之路(登上國家級鋼琴音樂節的舞臺)
上圖為多多在演奏中
前不久,2022年兩岸藝術青年鋼琴音樂節在福州開幕。
開幕式現場,兩岸鋼琴大師、藝術青年用技藝高超的演奏、獨特豐富的藝術維度和豐沛充盈的情感為大家帶來了貝多芬《G大調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普羅柯菲耶夫《C大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等經典曲目。
其中有位藝術青年就是年僅10歲的多多。這么小的孩子就登上了國家級的鋼琴音樂節,厲害吧!
多家媒體對本次音樂節進行了直播和報道。多多(潘啟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現在在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學習鋼琴,非常高興能參加本次的音樂節,讓我能與兩岸音樂家一起交流,非常有意義”。
上圖為多多和張教授合影
張晉教授是誰?
張晉是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秘書長,“星海”杯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卡丹薩”杯全國青少年中國鋼琴作品演奏比賽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在張教授從教的二十多年里,培養出許多優秀的鋼琴演奏人才,許多學生考入國內外著名學府,如美國朱麗亞音樂學院、曼哈頓音樂學院、耶魯大學等,并獲得最高學獎學金。近十年來,學生多人次參加美國、日本、法國、加拿大、烏克蘭、巴西、希臘等國際比賽,以及國內重大比賽,頻頻獲獎。諸如第七屆烏克蘭“霍洛維茲”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第十屆德國艾特林根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第一屆巴西維拉·羅勃斯國際鋼琴比賽等。獲獎人次為206人次,金獎80人次。
名師出高徒
哪一位鋼琴家沒有一個厲害的老師?就拿我國的鋼琴家為例,給你列舉一些。
我國第一位在肖賽上拿到名次的鋼琴家是傅聰,他的老師是梅百器。一生只守一架琴的巫漪麗老師也是梅百器的弟子。而梅百器是李斯特的再傳弟子。
朗朗的鋼琴老師可能很多人知道吧?在國內郎朗的老師有朱雅芬、趙屏國、殷承宗。格拉夫曼和巴倫博伊姆是朗朗國外學琴的恩師。又有哪一位不是業界大佬?
李云迪的恩師是但昭義,在德國學琴時的老師是阿里瓦迪。這2位老師有多厲害,你們可以百度查詢一下。
我國鋼琴三劍客之一的沈文裕的老師又有誰呢?鄭大昕是他的第一位老師,后來他又向劉詩昆和周廣仁學習,他的外國老師是凱默林。
雖然沒有認識的人跟著這些大佬學琴,但是他們上一節課又要收多少錢呢?我知道肯定是不低,而且你必須是個人才他才會收你。
如果想走鋼琴專業路線,名師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位鋼琴家背后的老師都很厲害。同時,想走專業路線,金錢和精力的付出也是非常多,一般的家庭恐怕很難承受。
參考文章:
謝謝邀請!
教授雖然含金量不一樣,可授課3000元一小時也太高了,這與演員工時有得比,大部分中小學普通教師一個月工資才3000元。現在藝術類吃香,但也要考慮各行業平衡,厚此薄彼,會影響各行業的協調發展。有關部門不得不察。
不正常時間太長了,正常35-45分鐘不過這個價格基本是研究生導師的收費。就那么一丟丟的教授,一般只招收專業學生~~藝考生、研究生、備考音樂院校附中之類的。普通社會學習他們不收[呲牙]
和大眾的收入相比極不正常。這一方面和家長相信“名師出高徒”有關,另一方面,許多的小孩沒有機會學樂器,樂器老師太少,如果多數孩子可以在學校學習一門樂器,家長重視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樂器老師多了,價格就不會貴。我大女兒跟一位大學教授學小提琴,60$一節課,我二女跟一位大學教授學鋼琴,60$一節課,這位鋼琴老師也挑學生,他只收新生,或指法標準的老生。這里也有收200$一節課的,但人家是去準備比賽的。
真不知國內補課費為什么那么高。
不正常的事情很多,但是存在就具有一定是合理性。我一節課30塊你不上,教授的一節3000塊你上還是不上呢?如果你想考入這位教授名下學琴,可能你就覺得值了;而只是學著玩兒你又覺得不值。
這事沒有正常標準。而且雙方自然。你接受就是合理,你認為不合理就不接受。這沒有疑問。自古黃金有價藝無價。那些藝人,歌手的出埸費高得驚人,不也照樣有多少人去聽嗎?學藝術就是燒錢的事。畫家隨手一幅畫,價值連城。對于普通人誰會去買。不要想走高端路還要出白菜價,這是不匹配的。
首先一定要認識到鋼琴這門樂器為什么會被稱為樂器之王。第一,它的音域包含了所有樂器。第二,它是復調樂器,也就是多聲部樂器,就像我們平常看到的大合唱一樣有多個聲部同時演奏 ,所以最能夠訓練人的協調性,也就是同時鍛煉人的左腦和右腦,達到左手畫方右手畫圓的協調能力。因此學會很難,學好會更難,要想達到能夠彈奏好聽的樂曲滿足自己的審美,就一定要練習基本功。
基本功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手指技能訓練,二是視譜訓練。如果有條件一定要找專業的鋼琴教師來指導學習,當然你也可以跟隨視頻教學進行練習,經過一到兩年的系統訓練,是能夠達到演奏一般流行鋼琴曲的水平,前提是要堅持每天高效練琴1小時。
初期學習鋼琴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最基本的視譜訓練,要學習一定的五線譜知識,保證每天對五線譜的訓練,熟能生巧,從五線譜反應很慢到越來越快。手指機能訓練,要把手指通過科學方法訓練達到從慢到快,從無力到有力。
第二階段,當視譜和手指有了一定能力,演奏一些小曲子時就會有一定的興趣了。
第三階段,視譜能力和手指機能進一步提高,和自己的審美達到一致,就徹底進入到興趣階段,并形成良性循環,越彈越好聽,越好聽越想彈。在這期間,會有難點,但只要科學系統訓練,跟隨老師或視頻教程一定能達到目標!
學鋼琴,是一件非常冗長而又緩慢的過程。
成人朋友現在學習鋼琴的人數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是為了圓自己小時候一個夢。終于,在這個有了經濟收入的最好的年華里,開始了學習鋼琴的道路,但是如何學好鋼琴,很多人并不知道。
每個喜歡鋼琴的人,都有種夢,就是希望自己的手指也能像是郎朗李云迪這樣在鍵盤上飛舞。而一到入門的時候,就傻眼了,因為覺得累,復雜,難。和自己想象中的看到哪個音符就彈奏哪里是根本不一樣的。所以,往往就出現了半途而廢的學生。
想要把鋼琴學好,就要必須經歷這個過程,接下來我就給鋼琴愛好者們總結一下,學習鋼琴,學好鋼琴的5個注意點。
1 規范性
成人鋼琴與兒童鋼琴的學習最大的不同就是,成人鋼琴的培訓機構參差不齊。它和兒童學習鋼琴不一樣,兒童一般會在文化宮、兒童特長培訓中心進行鋼琴的專業學習。而成人學習鋼琴,會找很多機構,有的機構只教成人彈鋼琴,至于彈奏得怎么樣,手型、觸鍵、坐姿是否標準就另當別論了。
所以就會讓很多成人在學習過程中,形成錯誤的手型,指法等等。很多人可能連正確的發力方式都找不到。這里我就不再多做闡述,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練習鋼琴引起手腕酸痛,原因和解決方法在這里
所以手型,發力,觸鍵,坐姿,節奏等等一定要有最基本的規范性。
2 目標性
學習鋼琴連目標都沒有,那鋼琴算是白練了。
這和工作一樣,每天老板都有定量的工作給到每個人,如果完不成就不下班。學習鋼琴也是,如果沒有目標,就沒有練琴的動力,就會缺乏效率。
如果每天時間少,那就定我每天練琴半小時,我這一周要把某一首鋼琴曲練習會。這就是目標,只有創建了目標,有了任務,才會有結果。
切忌漫無目的地練琴。
3 練琴頻率的合理性
什么時候練琴,幾點練琴,一天練琴多久,一次多長時間?
這些都要合理。不能這個月我每天練琴,下個月我就不練琴了。這樣就不合理。均勻地分配練琴時間是必要的。
一次1-3個小時,每周2-7次。如果忙的話,可以縮減練琴時間,但是不能縮減練琴頻率。
4 曲目的完整性
練琴一定不能追求速度。這首歌還沒有彈奏好,可能還是坑坑洼洼的,就很想去學習其他的篇章。這是學鋼琴的大忌。而這個彎路,我自己就曾經走過,每一首曲子可能都彈得還行,但是細枝末節的處理,就完全輸盤。
學習鋼琴,每一首樂曲都要細心對待,一定不能盲目追求學習的速度。
5 堅持
持之以恒,是每一篇學鋼琴的文章末尾都提到的。遇到過很多學生家長問我,鋼琴學到一半孩子就吵鬧著不學了,怎么辦?
我一般都說:忍著,堅持,叫孩子們繼續。如果家長的心思懈怠了,孩子就成了鋼琴的半道子。這和成人學鋼琴一個道理,一定不能讓自己喜歡的樂器,成為自己特長的“半道子”。
學習鋼琴的過程,就是先苦后甜。希望每個人都能因琴而悅,因琴音而樂。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文化娛樂鋼琴咖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中央音樂學院鋼琴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中央音樂學院鋼琴課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