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新手鋼琴輕音樂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新手鋼琴輕音樂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新手曲子有很多,但是主要還是看幾級鋼琴。
1級以下:瑪麗有只小綿羊
這首曲子可以單手彈奏,簡易版的甚至只需要三只手指。這是許多人開始學習鋼琴的必彈之曲。
1級: 十個印第安人
這首美國民謠仍然是使用單手彈奏,一級學琴雖然已經有不少入門雙手彈奏,但是我之所以選這首是因為它可以幫助你更好的學習音符的方位。
2級: 天真爛漫
步入二級,你就必須要接觸雙手彈奏了。二級的鋼琴曲很少有左手疊音,因此比較容易彈奏。
3級: 賣報歌
當你認為你能彈奏這首曲子的時候,恭喜你,你已離開入門階段,正式接觸所謂復雜而美妙的歌曲了。左右手疊音漸漸增多,復雜的符號開始萌出,不過不用擔心,你只需要加把勁,多多練習,你就可以彈出不少高級樂曲。
簡單點的,像失戀進行曲,鋼琴基礎教程一里面的綠袖子,獻給愛麗絲前面小半截,只要喜歡,下決心練,都不是問題,我有個朋友。他就是特別喜歡鋼琴。當然,他只愛好而已,也不是以此為謀生。因為,他一開始就特喜歡,喬治溫斯頓的卡農。所以他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就直接開練這一首曲子。一開始一天就練一節,后來每天練好幾節,花了大概有一年半的時間吧。就把這首曲子硬是給練完了。當然,他的姿勢,手型等等,很可能在,專業者的眼光里看起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但是她純粹是自己開心而已。不過他現在再回頭談一些簡單的。貌似也很容易。我這不是在誤導人,只是覺得當你喜歡學習某樣東西的時候,你會,發現學起來,很容易,如果真正以此行業謀生的人,建議不要這樣去做,還是乖乖的找一個好一點的老師慢慢教吧。
學者選用哪些鋼琴教材作為入門比較合適?
在我國,屬于初學、入門范圍的常見教材有:
《鋼琴基本教程》,作者費迪南德·拜厄(Ferdinand Beyer),人們簡稱這本書為“拜厄”。
《現代鋼琴教程》,作者約翰·湯普森(John Thompson),人們簡稱這套書為“湯普森”,其中又有“大湯普森1——5冊”與“小湯普森1——5冊”兩種。
《鋼琴初步教程》,作品599號,作者卡爾·車爾尼(Carl Czerny),人們簡稱這本書為“599”。
還有一本通常簡稱為“哈農”,即《鋼琴練指法》,作者就是哈農(C. L. Hanon)。
巴赫(J. S. Bach)的《初級鋼琴曲集》(簡稱“小巴赫”)和布格繆勒(F. Burgmuller)的《鋼琴進階25曲》(簡稱“布格繆勒”),作為入門程度是深了一點兒,但也是初級范圍內的教材。
上述樂譜是目前我國流傳最廣,使用最多的初級教材。流傳沒那么廣,使用沒那么多的還有好多,例如《趣味鋼琴技巧》(D·赫爾契伯格)的前幾冊,《每日十二首鋼琴技術練習》(埃德納—梅—伯楠)的“入門”部分,《小宇宙》(巴爾托克)的前幾冊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其中五十年代出版的前蘇聯的《鋼琴初步教程》(尼古拉耶夫主編)是本很好的教材。可惜“湯普森之風”刮來后納本教程就更看不到了。作為入門,建議以“拜爾”為主,之后與“599”銜接,但可越過“599”開始以段,直接從十幾條開始。在沿著這條主線的同時,有選擇地學習“湯普森”“布格繆勒”、《世界著名兒童鋼琴曲選》、《世界兒童鋼琴曲精選》、《少年鋼琴曲選》(柴科夫斯基)、《兒童鋼琴曲集》(卡巴列夫斯基)等等曲集中的樂曲和《小奏鳴曲集》中較容易的部分。
當然,“哈農”作為五指練習,耶要伴隨一個相當長的學習階段。
以上,可為彈奏主調音樂奠定第一塊基石。
當學生一旦具備了初步的能力時,就要學彈“小巴赫”,稍后則要學巴赫的《小前奏曲與賦格》。這是學習復調音樂最好的準備,是掌握鋼琴技巧的另一塊基石。
至于所有教材的選擇、搭配、進度,都只能依學生的集體情況來定,并沒有一個絕對的規定。
另外,還應多選用一些中國音樂的教材。這方面,我們重視的遠遠不夠。不少孩子學了多年鋼琴,卻還很少、甚至是從沒彈過一首中國曲調,這是應當改變的狀況。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新手鋼琴輕音樂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新手鋼琴輕音樂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