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外國人街頭聽鋼琴音樂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外國人街頭聽鋼琴音樂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并不是,只是別人的環(huán)境很好,人家一家?guī)缀趺咳硕紩婚T樂器,有空時搞了重奏啥的,一個小型音樂會,即使不會樂器,別人也是喜歡古典音樂的,每周大概最少一至兩次的去聽音樂會,并不像國內很多的家長,大多數都是為了功利性的東西才學音樂,其中差別可想而知,小孩的積極性多少都不會太好
哈嘍。
想到曾經一場倫敦武術表演上,小海貍見到了一位沉迷于中國文化的歪果仁,他跟小海貍分享了去中國旅游的見聞。其中一項就是廣場舞。
“太神奇了,就在我樓下,每天早上按時按點的音樂叫我起床。那么多大媽大爺聚集在一起跳舞。誰把他們召集起來的?還跳那么整齊劃一,有模有樣的。我在英國就沒見到過。”
小海貍沉思,為什么英國就沒有廣場舞呢?
第一,英國寸土寸金,真的沒有那么大的廣場讓你來跳舞!要知道,英國最繁華的商區(qū)Oxford circus也只有兩個車道而已。女王家,白金漢宮的門口也只有兩個車道!這種情況下開辟一片廣場給你跳舞是不可能滴。
第二,英國人對噪音的污染是幾乎零容忍的。別說廣場舞那動詞打次動詞打次的音樂了,就連在住宅區(qū)旁邊開一家幼兒園都要社區(qū)投票,而且業(yè)主是有一票否決權的。也就是說,住宅區(qū)但凡有一個人不喜歡噪音,你就憋想跳舞!要啥自行車!
不過,按照小海貍的觀察,在英國看到這種“聚眾性體育運動”也不是不可能。要知道現(xiàn)在英國華人越來越多,隨之而來中國的文化,如武術、太極,引起很多外國人的關注。加上太極又不用很大噪音,很不負責任地講,小海貍覺得未來的某一天,會看到白金漢宮旁邊的公園里,華人和歪果仁大家穿著清一色的太極服打太極!
應該有,只是跳舞的方式不同而已。我覺得他們跳的排舞就是,也是一種集體舞蹈,不知在他們那兒叫什么,反正在咱這叫排舞,不過他們大多在室內跳,也從視頻上看到過在廣場跳的,但大多是年輕人,形式大多是拉丁舞居多。正確與否,僅供參考。
國外當然有廣場舞了!我至少在兩個國家看到過外國大爺大媽們歡樂地跳廣場舞!
一次是在英國的莎翁故居(Stratford-upon-Avon),路上有一群穿著白衣服的大媽們在翩翩起舞,三個老大爺在給她們配樂。大媽們胖胖噠,跳起來激情澎湃。動作雖然簡單(總共就4個動作!),但比較整齊。
還有一次是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我去參觀一個畫家的故居,路過一個大教堂的時候,看見教堂前的廣場上聚集了至少100多個老頭老太太,他們在快樂地跳舞,給他們伴奏的居然是一個集齊了大中小提琴、長笛、鋼琴、小號、圓號等樂器的樂隊!樂隊成員目測超過20人!
當時我就震驚了,頭一回看到跳廣場舞用管弦樂隊伴奏的!老爺爺老奶奶們動作蹣跚,但萌萌噠。看到游客們來了,感覺是人來瘋,不停拽人參加他們的“群魔亂舞”。
總的來說,國外的老人跳廣場舞不會帶著大嗽叭功放,聲音大得路人紛紛側目。他們的音樂都是現(xiàn)場演奏,少至三兩人,多至二三十人的樂隊。國外的老人也比較注重與民同樂——他們喜歡拽觀眾入場一起跳。
有,但是很少,廣場舞被國外稱為Chinese fitness dancing,Chinese Square Dance,Cool lady's dance。①所以,應該是中國特色,因為廣場舞集合舞蹈和健身,而國外無論是舞蹈和健身都有獨立的場所和人群,比如像溫哥華每逢周末常常舉辦的街頭或廣場音樂會,其產生的噪音、聲光電等效應不亞于廣場舞,甚至遠在廣場舞之上。但這些在公共場合舉行的活動,有著嚴格的約束和限制。在溫哥華,什么樣的場地允許舉辦什么類型的公眾活動,是有嚴格限制的,離居民區(qū)較近的場所,噪音較大、聚集人數較多的活動,會被明確列入禁止范疇。②廣場舞是時代產物,因為最主要群體是四十歲以上的人,他們成長的時代人人為物質生活而奔波,沒有精神生活,大家既沒有扎實的舞蹈基礎也沒有專業(yè)的健身知識,所以,就產生了簡單樸素自然的廣場舞,隨著八零后九零后越來越專業(yè),就會和國際接軌,廣場舞自然會退出歷史舞臺。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外國人街頭聽鋼琴音樂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外國人街頭聽鋼琴音樂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