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音樂之聲插曲鋼琴曲曲譜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音樂之聲插曲鋼琴曲曲譜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很有可能你學習的樂器是我國的民族樂器。
沒有4和7音的屬于五聲調式的樂曲。五聲調試是指按照純五度關系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構成的調式,這五個音一次被稱為宮、商、角、徵、羽。
4和7音只有其中一個的屬于六聲調式的樂曲。六聲調式是指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加進清角或變宮構成的調式。清角指角音上方的小二度音,變宮指宮音下方的小二度音。
既有4又有7的屬于七聲調式的樂曲。七聲調式是指在五聲調式的小三度音程中加進了不同的偏音而成。
總之,這三種調式都有相應的作品,比如五聲調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河北民歌《女游擊隊》等等。六聲調式:山東民歌《支援前線》、陜北民歌《藍花花》等等。七聲調式:云南民歌《三月的桂花》、湖北民歌《車水歌》等等。
首先應指出,真正沒有4和7(包括b7和#4)的樂曲和歌曲不是很多!而是很少!我手中有六七本歌曲集,每本有歌曲400~500首,其中真正沒有4和7的歌曲,占比不到10%。〇〇,就簡譜而言,音樂中的1,2,3,4,5,6,7,#4,b7這些唱名,都各有特色。過去常有作曲的人說,激動顫抖多用4,高遠遼闊多用7,激情明亮多用1,低沉婉轉多用6,其實也不盡然。相對而言,西方音樂的樂曲中4和7被廣泛地運用。〇〇我國音樂的發展,最先是由五行而產生五音:土音宮1,金音商2,木音角3,火音徵5,水音羽6。于是先有了五個五聲調式。在后來的發展中又增加了4(清角)和7(變宮),#4(變徵),b7(清羽)。在五聲調式基礎上增加4或7,又產生出十個六聲調式。在六聲調式基礎上增加#4和b7,又產生出十五個七聲調式。由于以上原因,在我國的一些樂曲或歌曲中,出現了只有12356而沒有4,7的現象。這些樂曲的基本特點是民樂味特濃,比如:《甜蜜蜜》《小城的故事》《南泥灣》《繡荷包》等等,但占比還是少數。綜上可知,某些歌曲中沒有4和7,一方面受傳統民樂的影響,另方面為不同樂曲(歌曲)主旋律以及風味的需要所規定。
應"悟空小秘書"邀答!
為什么曲譜里很少有4和7音,甚至沒有,是什么原因?
你看看古箏的25根弦為什么隔五根就換個顏色?原來它的音階排列是由五聲音階而來的,12356,
名稱就是跟"宮啇角徵羽"相對應的。
這就是標準的中國民族五聲性調式,是以五聲調式為基礎的。它們五個音稱五聲骨干音或正音。也有六聲調式和七聲調式,
所以在演奏時,古箏里就要有吟揉綽注的左手手法才能產生六聲和七聲調式。
提間者說的曲中沒有4和7,只有七聲調式中才看到4和7,因為4和7它屬于不穩定音,說個土比方:籬笆墻七根樁中,第4和第7根很細,它就不穩定,4總是容易向3傾斜.這7總容易向 i音傾斜,比如古琴中,3音彈響后左手再向上方音4滑動就發出委婉的效果,為什么古琴好聽的原因。所以七聲音階并不是學的西方的,我們古人早就有了十二平均律,就是七聲音階1234567中,你可從鋼琴七個白鍵上看出,上面五個黑鍵,一共十二個音位,可做十二個調。
曲型的C宮系統的五聲調式中,是由五個骨干音組成的12356,曲中缺少34,7 i 的小二度音,其中也沒有增四度音程4567,也沒有減五度音程7 i 234、
比如朱昌耀大師作的《蘇南小曲》中就是典型的五聲調式,還有江蘇民歌等,你只要找不到曲中有4和7音符的幾乎都是中國傳統特色的五聲調式曲調。
謝謝你的閱讀??!
因為4和7與相鄰音是半音半音關系,出音軟晦,不象其它全音關系音符、編配明亮、音高律動好掌握-發音易唱準,所以一般唱得易上口的歌,都盡量避開4和7.但搖滾類歌喜歡4和7.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音樂之聲插曲鋼琴曲曲譜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音樂之聲插曲鋼琴曲曲譜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