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古典音樂鋼琴譜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古典音樂鋼琴譜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按照正常的學琴與彈奏作品的順序來說,不到五級就應該已經接觸到古典樂了,如果能考出鋼琴七級那不可能沒有彈過古典作品(渾水摸魚的除外),只彈流行音樂那有可能他就是喜歡流行音樂吧。
至于樓主所提出的三類鋼琴的區別,是這樣的:
古典鋼琴,我理解的是你指的應該是古典樂作品,無論你是走專業還是業余路線的,只要是認真學的,老師認真教的,老老實實按順序來的,那古典作品肯定是要彈到的,比如典型的莫扎特或貝多芬的奏鳴曲,都是屬于必彈曲目。
流行音樂,對于我這個音樂學院畢業的,我可以直接扒譜彈,伴奏自己配,流行音樂真的不難。有些人學琴可能就是為了能彈流行音樂,這也不是沒有。
爵士鋼琴,不要以為爵士很簡單,高境界的爵士基本全是即興,彈十遍可以每一遍都不一樣,而且爵士的和聲很復雜,節奏也隨性,如果只是一板一眼彈爵士的話真的是件很無聊的事。
所以,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學琴的目的也不一樣,大家理性看待就好~
(歡迎評論交流~)
我最喜歡的一首古典音樂,就是著名的《漁舟唱晚》。
聽名字可能大家沒那么熟悉,但是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后面的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大家都很熟悉吧。
這是一首經典的箏獨奏曲。描繪了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美景象。1984年被電子琴演奏大師浦琪璋用電子琴改編并完美演奏。后來中央電視臺用了它1分36秒到2分43秒,作為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一直沿用至今。
這也是我的手機鈴聲,也是自從可以自己設定手機鈴聲以來,一直沿用至今的。
建議你聽一聽拉威爾的波萊羅吧。全曲只有一句,既是主題,又是副題,一句樂曲包含一切,整個樂曲大約15分鐘。
這首優美的樂曲,包含了人生的喜怒哀樂,大自然的美景,百聽不厭。用來作單曲循環,應該是首選。
《愛樂》雜志邀請一閃一閃作答。
沒有接觸過古典音樂時,我最初聽到古典音樂是在電影十面埋伏中的琵琶配樂《十面埋伏》,一聽就覺得跟平時唱的流行不一樣,那時自己還沒有智能電話,家里也沒有電腦,所以對中國的古典音樂感覺有一種尋不到聽不到的可遇不可求的神秘感,當時有一個教生物的老師會彈琵琶,去補課偶爾會聽到她彈,但她不會彈十面埋伏。
到了高中學音樂,跟老師學鋼琴,主攻幾首大曲子,就是練琴根本顧不上欣賞,實際上高中之前小時候學鋼琴時,教鋼琴的老師也沒有系統的分析過曲子,給我們介紹鋼琴名人、音樂史這些,就是照譜彈,所以真正的音樂學習還是從大學開始的。
我大學時期最喜歡肖邦,二十幾歲的小姑娘很容易就被浪漫詩人拐走,多愁善感還有藝術生的憂郁、浪漫,我那時候最喜歡肖邦家鄉特色的波蘭舞曲和他的即興曲,夜曲只鐘情于作品9之2,后來在教師音樂會上聽了一首老師彈的第一鋼琴敘事曲,倒是自己找到曲子,反復聽了很長時間,對巴赫愛恨交加,如果只聽的話,曲子很好聽。順便一提大學時期每次考試前必聽一遍亨德爾的《哈利路亞合唱》,油然而生一種無所畏懼的自信呢。
一些鋼琴版本的中國古典音樂,像平湖秋月、金蛇狂舞這些,因為那時候學鋼琴,就覺得鋼琴版本好聽,后來慢慢認識到中國樂曲還是用我們中國的樂器來演繹更有味道,鋼琴怎么模仿都因為樂器的發聲原理不同,難免差點意思,也是各有各的美,每次出去旅游看到美景都要反復聽高山流水,簡直和美景太搭!
現在對于古典的喜愛,已經融于工作和生活,隨時學習隨時感悟,活到老學到老。
1、莫扎特《小星星變奏曲》,同一條旋律在不同變奏下產生不同效果,或華麗或平靜,或雄壯或柔緩,百聽不厭;
2、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優美的小調,讓人聯想到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泛舟;
3、古琴曲《梅花三弄》,古琴特有的疏淡清平讓人百聽不厭。
是推薦給你的意思嗎?
西方古典音樂,浩如煙海。真是難以推薦啊!即使推薦也難免遺珠。我只能說我喜歡的作品。推薦莫扎特的第九,十七,十九—二十七號鋼琴協奏曲。五首小提琴協奏曲,及鋼琴奏鳴曲。安魂曲等等,貝多芬的,建議《悲愴》《月光》奏鳴曲,還有晚期的幾首四重奏,重點推薦第五皇帝鋼琴協奏曲。肖邦夜曲也不錯,他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也非常經常。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1812序曲。歌劇作品,可以聽普契尼的幾部歌劇。對了,圣桑的參孫,我也非常喜歡。總之,太多了,推薦不完啊。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古典音樂真的是太多了,貝多芬的(獻給愛麗絲)(田園交響曲)(命運交響曲)(月光奏鳴曲)(歡樂頌)等等,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魔笛)等等,理查德克萊德曼的(夢中的婚禮)(水邊的阿狄麗娜)(藍色的愛)(愛的協奏曲)(秋日私語)等等,還有很多知名的古典音樂就不一一分享了,到時候可以到網上查查資料,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助到您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古典音樂鋼琴譜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古典音樂鋼琴譜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