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鋼琴中音樂和技巧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鋼琴中音樂和技巧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郎朗(Lang Lang),1982年6月14日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中國鋼琴演奏者,聯合國和平使者,畢業于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
作為一個業余彈鋼琴的我來來說說看法。動作夸張,可能對于外人來看是夸張,但是對于專業的人員,這就是一種演奏曲目的情感表達,或者說是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的情感表達。這樣使得演奏更具有吸引力。
郎朗在鋼琴彈奏時表情夸張,動作晃蕩讓人看了極不舒服,用老百姓的話說這就是毛病!觀眾無論是現場觀看他演出還是在電視上看他彈鋼琴,主要是欣賞其彈奏鋼琴,不是看他那過多的擠眉弄眼,點頭擺尾。許多人都很厭煩郎朗的演奏表演風格。
郎朗前年給英國的學校捐贈了100架鋼琴和授課經費的事情經媒體報道后,讓廣大國民更加討厭他,原來他是個英國添狗!
朗朗,古典音樂家,看到朗朗老師彈鋼琴的樣子,我們很多人對他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疑惑?其實像我們一樣的觀眾,只是看到他的肢體動作,沒有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音樂旋律方面,所以呢,我們才會糾結他的動作和他的表情。那么我們為什么沒有集中精力去聽他的音樂旋律,是因為我們的音樂細胞還是沒有人家音樂家的細胞比較多。也許有人會反對我這么講,但是呢,音樂家都有興趣和勤奮執著并存的特點!
作為一名鋼琴演奏者來答一波。
我自己在彈琴的時候,尤其是特別投入的時候,會有一些習慣動作我自己是難以察覺的。直到有一天我彈琴被人看見了,并且那個人不停地笑我。那一刻我是可以理解朗朗的。他在彈琴的時候,已經與自己創造出來的音樂儼然一體了。所以音樂是跳躍的時候,他會面帶微笑,朗朗的五官本身偏大,所以有一些喜劇效果;比如彈一些表示疑惑或者驚詫的和弦時,他也會歪著頭瞪大眼,我敢確保他很多動作是他自然流露出來的。
更何況在鋼琴演奏中,本身就不是只有手指的運動,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調用全身的肌肉來控制。比如你在演奏非常安靜的樂段時,是不可能全身松垮的,而是確實要屏住呼吸的,非常小心翼翼的。而一個自然的音樂,很多時候,演奏者的氣息確實和音樂同步了。
至于朗朗的表情非常夸張,這跟一個人表露情感的方式有關。有些人笑起來就是露出兩排牙齒,有些人笑不露齒。因人而異。
看過很多中國的外國的彈鋼琴的,拉小提琴的以及其他樂器演奏的,沒有一個像他那樣大幅度肢體動作的。人家演奏的都很棒,不比他差,有的比他還好。適當的動作是表現音樂的必然,是不由自主的,有的甚至自己都感覺不到。他那超夸張的動作表情是故意做出來的,讓國人看看:我才是國內最好的鋼琴家!
有顯擺的意味。
郎朗的表情固然夸張,但他為什么要收斂和改變自己?
純真的表達自己,率性而為,不需要討好別人,別人的評論或批評固然可做參考,但卻沒必要患得患失。
我真怕有一天,郎朗把別人的評論聽進心里去了,那樣,我們也許再聽不到郎朗的天籟之音。
也許鋼琴演奏技術爐火純青、技巧登峰造極時,面部肌肉真的不堪入目?而為了得到所謂的“鋼琴王子”的美譽,一些“美男子”令人舒心的動做、表情,也許才是經過刻意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討好花癡階層。
郎朗,或是那些在路上的鋼琴家們,請做好你自己。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鋼琴中音樂和技巧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鋼琴中音樂和技巧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