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古典音樂是不是鋼琴類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古典音樂是不是鋼琴類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謝邀。首先古典樂和流行樂不僅僅是有時代上的一個差距,在風格,受眾面,來源,發展等等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別。
如果真的要說高雅,我想先分別談一談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古典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是指西洋古典音樂,狹義指的是古典主義音樂,創作背景時期等等也各有不同。古典樂是經歷歲月洗禮,久盛不衰,并且內涵深刻,發人深思,這是古典樂區別于流行樂最大的不同。
而流行音樂準確的概念為商品音樂,主要以盈利、消遣、娛樂為目的而產生,是在美國大眾音樂架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音樂。其風格多樣,形態豐富,多泛指都市化大眾音樂。
對比看來,古典樂受眾面小,欣賞古典樂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要懂得欣賞高尚的樂曲;而流行樂輕松詼諧,受眾面廣,能讓大眾消遣娛樂。如此看來,古典樂確實比流行樂高雅許多。
古典是一個比較神圣而又莊嚴的詞語 代表一種文化概念,是過去文化特色的一種正統和典范。而流行這個詞語指的是當代的一種大眾趨勢文化 倆者各有各有的特點無法比擬。至于哪個更高雅因每個人不同的文化底蘊和品位來決定的。個人認為古典音樂(包括鋼琴曲)比較有年代感更高尚。
我猜你想說的是西方古典音樂吧。我不說誰高雅誰低雅,那容易引起爭執,只說一些我的個人看法。
記得有人說過,古典音樂在當時就是流行音樂。雖然有些夸張,但并非沒有道理。當威爾第的新歌劇首演后,激動的聚集在他窗外唱著劇中詠嘆調的人們,可不是什么名流雅士階層,那都是真正的普通百姓、勞動人民。
(威爾第)
其實拿古典音樂跟流行音樂對比,多少有點欺負人。我們現在所能聽到的、尤其是流傳度高的古典音樂,那都是經過了億萬雙耳朵的檢驗和幾十幾百年時間的考驗后,留下的精品。
比如,一提到西方音樂家,很多人首先想到德國的J.S.巴赫;事實上,巴赫好幾個兒子都是音樂家,像C.P.E.巴赫、J.C.巴赫等,但知名度比他們老爹差很多,為什么?很簡單,跟老巴赫比起來,這幾個兒子基本都是泛泛之輩,被幾百年來大多數人的耳朵選擇掉了。
(J.S.巴赫)
再比如,一提到圓舞曲,大家馬上想到施特勞斯家族。其實在那個年代,圓舞曲之類確實是流行音樂,寫作者眾多,絕非老施家的專屬。但是到了今天,人們大多只記得施特勞斯這個姓氏。甚至有人把其他作曲家的優秀作品也記到了他們名下,比如《溜冰圓舞曲》,其實是法國人瓦爾德退費爾的作品。
(小約翰·施特勞斯〈左〉與勃拉姆斯)
哪怕是同一位作曲家,他的作品也不是每一部都會被人記住。比如莫扎特。他的鋼琴協奏曲,從第19號往后,部部經典,幾無敗筆,比之前的18首知名度、流傳度要高多了。還有,一提到莫扎特的歌劇,大家首先想到《費加羅的婚禮》,然后是《魔笛》、《唐璜》、《女人心》、《后宮誘逃》,很少人知道《伊多美紐》、《扎伊德》,連演出都很少。因為它們確實不如《費加羅的婚禮》那樣好聽。
(《費加羅的婚禮》劇照)
說了這么多,就是想表達兩點:一,古典音樂并不神秘;二,流傳到今天的古典音樂是經過歷練的,確實比流行音樂好聽、耐聽。
像我,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都聽,以我的經驗,再好聽的流行音樂,最多一個星期就聽膩了。但是古典音樂可不一樣,馬勒第九交響曲那個慢樂章,我聽了好幾年了,太豐富了,聽不膩。
流行音樂狹義地講是指現代通俗音樂中的流行音樂。以前我們音樂老師有問過我們同樣的問題,然后他的答案是肖邦在當時其實也是流行音樂。我不太懂音樂。我猜所謂音樂應該是指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吧。古代音樂人主要服務于受過良好教育,講究禮儀的貴族階層,應該說從源頭上比較講究、風雅的,大多不太通俗。其次呢經過漫長的歲月洗禮 能夠流傳到現在的自然多是經典之作。反觀今天的流行音樂,首先服務于大眾,自然通俗親民比高雅重要。常言道曲高和寡,今天的樂人玩的太高雅恐怕沒飯吃。其次,沒有經過時間的沉淀和淘汰,自然優質作品的比例比古典音樂要少些。音樂這東西真正重要的不是高雅,而是打動人心,而真正能打動人心的唯有真情。曲子很重要,演奏也同樣重要。其實,何所謂高雅呢?民樂百鳥朝鳳高雅嗎?命運交響曲高雅嗎?我覺得一點都不雅,也未必高,可是它們可以震撼人的心靈,引起心靈的共鳴,這就夠了。好音樂是用心發聲。音樂的優劣與時代無關,與流派無關。
鋼琴是樂器之王,鋼琴音樂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藝術是一種創造性的審美體驗,它通過創作者的行為表現出來。鋼琴就其本身來說是一件藝術品,而它更大的藝術價值在于它所發出的聲音、帶來的音樂。
古今中外,多少作曲家創作了動聽的鋼琴曲,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寶貴的財富。莫扎特、貝多芬、李斯特,肖邦、巴赫等等著名的作曲家們為后人們帶來的作品,其價值和意義是無量的。我們用鋼琴彈奏他們的作品,能夠解讀出作曲家所處的時代背景、作曲家的情緒以及想要表達的情感。
同時,鋼琴又是種充滿創造性的樂器,這不僅僅體現在你可以根據它的音色進行作品的原創,還在于當你彈奏作曲家們的作品時,每一次都是在進行二次創作。二次創作意味著在不違背作品本身的情況下,彈奏時將自己的手指技巧、情感處理融入其中。就像莎士比亞所言:“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千個人眼中會有一千個莫扎特、貝多芬、李斯特和肖邦。這也是鋼琴帶來的魔力,當我們彈奏古典鋼琴音樂之時,享受著古典音樂的和聲與織體帶來的悅耳旋律時,也能夠運用現代的演奏方法,創造出更完美的音樂。
鋼琴的藝術表現形式不止于此,它可以配合歌唱、合唱以及其他樂器,人聲和樂器的配合使音樂變得更加美妙。鋼琴獨特的音色為歌聲增添了色彩,藝術的表現也更加豐富。因此在聲樂音樂會、合唱音樂會甚至交響樂中,鋼琴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樂器。
鋼琴可以說是藝術品,一般不說它是藝術形式,藝術形式是一種形式,比如說演奏。你可以說鋼琴演奏是一種藝術形式。
首先看藝術形式怎么定義的。
比如相聲、京劇、二人轉、歌劇、交響樂,這都算藝術形式。所以,藝術形式更多是站在比較高的層次對藝術進行分類的。
從這個角度看,鋼琴肯定不算藝術形式,只能分類到樂器里,算是一種樂器。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古典音樂是不是鋼琴類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古典音樂是不是鋼琴類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