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讓人心酸的鋼琴音樂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讓人心酸的鋼琴音樂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知道《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還是四五年以前的時候。
那時正在上學無聊時就找些電影來看。
恰好就看到《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
當時看完我有被驚艷到,看著一生未曾下船的一九零零,當他說出“他能在有限的琴鍵上創造無限的音樂的,可當他看到陸地上望不到邊的城市時,他覺得自己好孤獨”(大致是這么個意思)那一刻感覺他說出了孤獨的真諦。
我們很多時候在陸地和城市里掙扎,覺得自己的人生其實孤獨無比。
每個人都步履匆匆,每個人都忙忙碌碌
當你偶然停下腳步時你發現,每個人都在低頭尋找,很少有人去仰望我們頭頂的星空。
一九零零從未下過船,他有著驚人的音樂天賦,他可以在這個微小的世界中創造屬于自己的快樂和喜怒,當他要下船的時候他看到這個世界太大了,容不下他的孤獨,所以他又走回了船內。
我們跟一九零零何其相似,離開我們熟知的一切去到一個陌生而又冰冷的環境,那時的我們都向一九零零一樣感到無邊的孤獨。
思緒有點亂,因為有的電影你看完就會有滿腹想說的話,可是在付諸筆端的時候,又發現什么都誰不出來,而《海上鋼琴師》就是讓我看完有一肚子話想說卻說不出來的電影。
因為我們和一九零零太過相似,寂寞孤獨的時候總想找個人說說話,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面對自己心愛的人只能偷偷的隱藏愛意,在面對她的時候我們連開口的勇氣都沒有,一九零零只敢偷偷去吻那個姑娘,當姑娘要下船的時候一九零零掰斷了自己的唱片不敢送給她。
所以從《海上鋼琴師》里我看到了孤獨,濃濃的孤獨。
如何評價這部電影?找到共鳴的人會說它非常好。
找不到共鳴的人,會說瞎矯情。
這部片子到底怎么樣,你看完自會有答案。
PS:片中斗琴那段相當過癮,雖然不懂彈得是啥
《海上鋼琴師》是我當年拿著DVD十刷以上的作品之一,我一般十刷以上的電影通常都是帶點精神問題的女主電影,而男主電影只此一部。如今是重映。
這部電影在歐美的口碑不比中國,在國內這部劇是封神之作。可能是文化性格差異所致。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個從出生就在游輪上的男孩他的名字是用他的出生日期命名的就是1900,而國際版的電影名也叫《1900》,這位男主從出生以后就沒有離開過這艘船,他害怕外面未知的世界,一直到船被廢棄并爆破的時候,他也無法讓自己離開那首船,最后影片用了個懸念的結尾,讓觀眾來認定他有沒有離開船。我的答案是沒有,走不出來的人或許永遠走不出,而我自己就是那個走不出的人,所以才會十刷這部電影。
影片中最精彩的是三段鋼琴演奏:
第一段是在狂風暴雨中鋼琴隨著船身的搖擺在船廳中來回移動,而我們的男主角卻在別人都因為暴風雨躲在房間里擔驚受怕的時候,他卻隨著狂風巨浪一個人歡快的彈琴,這次表現出男主一個人的時候更顯得自在。
第二段就是和號稱爵士樂發明者的決斗,其原型是爵士樂大師杰利·羅爾·莫頓,這位爵士大師先演奏一曲在演奏前點了一支煙放在琴上,等彈奏完畢那根煙剛好燒完,之后男主也拿了根煙但沒有點燃,然后他用瘋狂的速度彈了首《Enduring Movement》,彈奏完后他把煙用琴弦點燃了,在場的所有人都認為男主勝了,當爵士樂大師下船的那刻,男主嘴里說了句F**k the Jazz,展現出他對于權威和所謂的流派的藐視。
第三段則是男主愛上了一位姑娘,當這位姑娘在窗前時隱時現的時候,男主也用琴聲或緊或慢的記錄下了那一刻,影片最后的懸念也在于他有沒有邁出那一步去找那個女孩?
影片中男主曾有次嘗試離開這首船但他最后嘗試失敗了。
影片導演是意大利的吉賽貝·托納多雷,這也是我最喜歡的導演之一,《天堂電影院》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都出之他之手,作為一個記錄片起家的導演,他最總要的不是劇情的編排,而是鏡頭的捕捉人物的情感變化,細膩但毫無做作。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讓人心酸的鋼琴音樂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讓人心酸的鋼琴音樂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