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聽音樂鋼琴聲破音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聽音樂鋼琴聲破音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莊心妍的<再見只是陌生人>這首歌聽一次傷心??一次,在聽眼淚就不聽使喚了——當然也是有劇情的人,聽到這首歌才會有感而發.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愛過你就當你是錯的人,
有些錯我們都要負責人,
是否我愛了不該愛的人,
其實我想要的并不過分,
愛過你至少我坦誠承認,
有些錯我們不用去爭論,
也許我錯過幸福的時分,
這座城多了一個傷心的人,
我們愛的難舍難分愛的奮不顧身,
為何再見只是陌生人——
人和動物之間的區別可能就在于,感情.人的感情是豐富多彩的,是專一的,所以接受不了任何一方感情的傷害.
莊心妍的這首<再見只是陌生人>,唱出了心酸的感覺,也唱出了多少對情侶最終的結局,有人說,分開了還可以做朋友,我說,不可以,無論什么原因分開的,再見只能是陌生人,而且老死不相往來.這是對彼此的釋然,也是對彼此未來另一半的尊重.
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一聽就傷感甚至落淚的音樂,因人而異。我可以簡單談談本人的體會。①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哭靈、投墳”,每次聽都忍不住被音樂描述的情景,小提琴的悲憤交加、聲嘶力竭吶喊而震撼,從而感動到流淚。②二胡與樂隊合奏《二泉映月》,仿佛聆聽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辛酸的回憶與獨白;③越劇電影《五女拜壽》中有好幾個場景,看一次哭一次,情不自禁。例如劇中大女兒演唱“痛斷肝腸忙下跪”;翠云演唱“聞言感激暗窺望”;三春與二老“雪地重逢”一折;③小提琴獨奏《流浪者之歌》前奏+A樂段;④郭蘭英老師演唱的《白毛女》“恨似高山仇似海”;⑤電影《洪湖赤衛隊》劇中,韓英在監獄中演唱的“娘的眼淚似水淌”⑥《哀樂》T﹏T
當你傷心的時候,讓人聽起來就想哭的音樂真的非常多!音樂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開心了想聽,傷心了想聽,音樂是心靈的向往,我熱愛音樂!
然而我推薦的這首歌可以說讓我淚流滿面,王源的《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這首歌是王源參加《我是創作人》時的一首歌曲,王源在舞臺上唱到大哭,情緒失去控制,結束在舞臺上連忙道歉,事后也在社交平臺上發文道歉,但卻令粉絲心疼不已。外表光鮮亮麗的他一路走來又經歷過多少流言蜚語呢?就像歌詞所寫:世上沒有真的感同身受,面對其實只有一個人,一個人在夜里哭著,哭到頭痛直到睡著,沒有人能真正理解你呀。
真的非常非常的共鳴,當聽到他唱的時候,我自己也是哭的稀里嘩啦,若不是身在其中又怎么會感同身受,每一個人都有自己難以言語的苦,都有別人體會不到的痛,真的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顛沛流離和不幸。我的不幸有很多……記得高中時期那一段時間精神很崩潰,輕微抑郁癥,偷偷吃安眠藥,莫名其妙的哭……后來自己慢慢的調節,不過有的時候還是會突然的很崩潰,大三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情緒特別不穩定,逃課在宿舍呆了整整一周不吃不喝……可能大部分時間我還特別正常,朋友最愛損我了,都說我是個女神經,可是外表的大大咧咧內心的我只有自己知道……我特別關注抑郁癥,雪莉事件讓我特別難過,我怕我有一天也會熬不住了……可是,我要堅強啊,我背后還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人和事!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愿所有的人跨過那個彎都會很幸福!加油!
謝謝你的信任!音樂的基本調式有七種,分別是:C D E F G A B,稱為音名。其中EF之間,B和再高一個音的C之間是半音關系,其他相鄰的兩個音是全音。按照簡譜,就是C調的1 2 3 4 5 6 7,稱為唱名,并按此順序繼續循環下去。
注意,C D E F G A B每個音的音高在一個8度內是確定的,也就是聲音的震動頻率是確定的。為此,國際上規定了A的震動頻率為每秒440次,或440的整倍數(高8度)。
而簡譜中的1 2 3 4 5 6 7,對大調來說,只是表示第三第四個音之間和第七第八之間是半音,但音調的高低并不確定。換句話說,CDEFGAB誰都可以當1。
例如音樂是C調,音樂中的1就是C這么高的音。一般表示成1=C,組成音階1234567。
我們用大調式來說明:如果我們把C調(以下說升降都是指C調)的4這個音升高半音,結果第四第五個音成了半音關系了。這樣我們聽到的音樂,5就變成了1。因為只有這樣,新的組合才滿足第三和第四,第七和第八個音是半音。如此一來,音樂就從C調變成了G調。也就是1=G,仍然組成以G為1 的1234567。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把7降低半音,你可以試試,只有把4當成1才能滿足第三第四,第七第八個音是半音關系。結果音樂就從C調變成了F調。組成了以F為1的1234567 。
其他的調式也是這樣,可以由升降音階中的一個或幾個音得來。例如同時升1和4就是D調,同時升145就是A調。總之升降音后仍要滿足第三第四,第七第八個音是半音關系。第一個音對應的音名就是這個樂曲的調。
只能給你簡單的說這些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今日頭條中有關音樂的其他文章:
1.音樂是怎么產生的?
2.什么是小調式音樂?
3.初學者怎樣學好唱歌?
要知道音樂中的降調和升調就看鋼琴的一組鍵,最好是中間一組的中央C組,一共有7個白鍵,分別代表1,2,3,4,5,6,7,也就是C,D,E,F,G,A,B,在上面有五個黑鍵就是五個半音鍵,從上行來排是C#,D#,F#,G#,A#,從下行來排是bB,bA,bG,bE,bD,由于方向不同,叫法也不同,比如A與B之間的黑健,也就是半音健從上行排讀A#調(A升調),從下行排讀bB調(B降調),讀法不同,其實是同一個音調,比如有祖孫三人,孫子,兒子,爺爺關系,對孫子來講,兒子是爸爸,對爺爺來講兒子就是兒子,所以這兒子就如半音與全音的關系的叫法。
謝邀,唱不上去了?那我們降調吧!其實我們所說的降調和升調,指的是把我們唱不上去的音和唱不下去的調進行調整,在演唱會和歌唱比賽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指導老師說降一個key或者升一個key。
那key是什么意思呢?
這個key不是開門的鑰匙,也不是考試的答案。指的是在音樂中的“半音”。說起半音,又不得不提到全音。顧名思義,兩個半音構成了一個全音,就像兩個水瓢構成了一個葫蘆。全音和半音指的不是某一個音,在音樂中是不能被演奏出來的。它是一種關系,比如父子關系,夫妻關系。
那么全音和半音到底是怎么來的呢?
我國明朝時期,有一位非常厲害的大音樂家——朱載堉(yù)。他是位不折不扣的三好學生。既擔任音樂課代表,又擔任數學課代表,有一天,他腦子一熱,把音樂和數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他帶著這一理論漂洋過海來到國外,外國的音樂家們看中了他的這個理論,并創造了12345671這幾個音,還根據這幾個音,研究出了“鋼琴”這件偉大的樂器。
那么全音和半音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打個比方,我們去上學,從家到學校一共有12公里。因為路途比較遙遠,所以要乘坐8站公共汽車。其中有的站離的比較短,那它其實就是半音關系。有的站卻比較長,那么它其實就是全音關系。
在鋼琴鍵盤上,一組音從do到do,其中3-4,7-1就是半音。1-2,2-3,4-5,5-6,6-7就是全音。因為一個全音等于兩個半音,所以1-#1,#1—2也就是半音了。這樣一來,這一組就共有12個半音。
別小看升一個半音或者降一個全音,這會令整個曲子的風格或者基調產生不一樣的味道,有了全音和半音,我們的音樂才能更加豐富。“全音”就像是音樂的重要食材,“半音”則是音樂的調味佐料。他們的出現使音樂大餐更加豐富有味道。
降調升調是相對于某一首曲子來說的,沒有哪個調高哪個調低的概念,這個很多人容易弄錯;首先明白兩個概念,一個是:音名(固定不變的CDEFGAB),第二個是:唱名(平常唱的do re mi fa suo等);加入有個旋律12345,那么如果是C調,那C這個音就唱1(do);如果說升一個調就是D調,那么D音就唱1(do),降半音的話就到B調了,那就B唱1(do)了。
音樂中的降調和升調是啥意思呢?簡單地說吧:你知道多,來,米,發,:少,拉,西吧,也就是C,D,E,F,G,A,B,相對應1.2.3.4.5.6.7。當你唱東方紅時,用1二C調那就叫C調,若你覺得音唱的低了,那你就再上一級臺階,l二D調,這樣整首歌各音階相應地提高一度。此時唱就能充分發揮你的音域的寬度和情感的深度。若你唱到最高音時破音了,那只能降調也就是下一個臺階,降一度音,D=|唱不上去,只好唱C=1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聽音樂鋼琴聲破音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聽音樂鋼琴聲破音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