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鋼琴左手輔助音樂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鋼琴左手輔助音樂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首先要看這首曲子的旋律的哪部分是哪個大調或小調(當然,你的音階都要熟才行,否則你配不到)
知道這部分是哪個調后,仔細聽每一個小節,左手按這個調的和旋,右手彈旋律,哪個合適那么這個小節的左手就用哪個和旋,每小節至少要按1個和旋,想好聽的話可以按2個,只要你到時彈的時候速度跟得上就行了。
(注1:每首曲子基本上都不可能只有1個調,你要仔細聽)
(注2:此條一定要注意!!!!
你左手彈和旋的時候,哎呀~怎么說呢?我舉個例子吧:
例如:
你發現一首曲子的這一部分是G大調,而在鋼琴中,
“G”是“SO”(也就是第五個建),那么你不能像音階書里那樣,只試三個和旋,要把7個全部試完才行,不過你一般只要試“1到6和旋”就行了,很少有7的!(特別注意,這里的1和旋是從“SO”開始的,在伴奏調中,G大調的“SO”要當成平常的“DO”,以此類推,1和旋就是“so+xi+ri"了,2和旋就是“la+do+mi"了)
就是這么簡單!
(注意3:確定一種調時,不要忘了調中原來的升降音,我上面只是舉了個最簡單的G大調)
1.情感和力量凝聚在指端,指尖要十分靈敏,分寸感和控制力都要拿捏得恰到好處,在接觸琴鍵的一瞬間,控制得當地發力、發音。
2.觸鍵時下鍵速度要慢、均勻。就像快速下鍵的慢動作播放一樣,要盡量減少手指對鋼琴鍵盤的撞擊力。利用“軟著陸”來化解力量,達到音色連貫、柔美的效果。
3.垂直于琴鍵的手指稍稍仰平,讓手指端的肉墊多接觸琴面。由于指端和琴面接觸面積的變大,相對于相同的力作用在小面積上面,壓強就會減少,聲音由此會變得柔和,像彌漫的煙霧一樣融合在一起,沒有明顯的界限。
4.手臂和腕的放松,注意體會重量的傳遞和轉移。要重視臂、腕、手指三者之間力度轉移的配合,隨著音符的流動,手指要盡量貼住琴鍵,這樣,指尖的相互依賴能使音與音之間更加緊密。
5.延留音及保持音的時值要彈滿、充足,它多出現于多聲部的鋼琴伴奏中。
⒍又上總結: 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伴奏中手指觸鍵的部位及觸鍵面的大小,手指下鍵速度快慢、力度大小及下鍵深淺,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聲音的明暗、強弱、厚薄甚至遠近,而鋼琴伴奏者的技術功底也就體現在這指尖的藝術功力上。
擴展資料:
變化左手伴奏音型,你彈的音型基本是省略3音的,1515,可以簡單的變化一下彈成31515,還有右手加一些簡單的經過音,再有就是加副屬和弦,基本的就是在屬和弦前面加重屬和弦6然后接屬,這樣的話音樂聽起來就飽滿多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鋼琴左手輔助音樂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鋼琴左手輔助音樂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