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怎么自己做鋼琴音樂盒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怎么自己做鋼琴音樂盒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聽說每個對育兒有要求的家長都關注了格格巫育兒日記。
我孩子學鋼琴一年多了,每次練鋼琴都要去催促,還得有人陪著不然自己不想去練,問她如果不喜歡可以不學,她說喜歡!
格格巫育兒日記為你支招:
其實我家孩子已經學鋼琴五年多了,都和以上這個描述的情況差不多呢。
每次練鋼琴都要去催促,問她如果不喜歡可以不學,她說喜歡!
其實老實說,據我多年觀察,練鋼琴不用催促的孩子基本上是很少的。
不用催促的孩子,基本上可以去學鋼琴專業了。
那是對鋼琴有多熱愛啊。因為練琴的確是比較枯燥的事情。
我們琴童媽媽每每贊嘆,孩子們能堅持這么久,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啦!
但是我家孩子不用陪練琴。因為她不喜歡別人在練琴時打擾她,對她的琴聲指法說三道四。
因為這個,有一段時間她特別不愿意練琴。
后來我改變策略,練琴時不陪著,她就能夠堅持自己彈下去了。
你可以陪著坐在那里看看書,盡量減少對孩子彈琴的干擾和指導。
有可能是你以前陪伴的太多了,孩子有點依賴家長,覺得沒有家長陪就練不好琴了。
讓孩子學會對老師負責,孩子彈成什么樣你都不用管,交給老師就好了。
你只是在那里看著書陪伴,其實你是沒有陪他,沒有管他鋼琴的事,只是看書。
可以鼓勵一下他——你練琴越來越獨立了,你看,媽媽只是在旁邊看書,練習全是由你自己來搞定的。這是一種積極暗示。
慢慢你就可以說,練琴就要全身心投入,不用媽媽陪了吧?就可以換到房間里看書了。
這是有一個過程的。我就是這樣做的。
我現在給孩子一個計時器,自己休息到了時間就彈琴,彈到了時間才能夠下鋼琴。
孩子練琴的獨立性是需要家長慢慢鼓勵并培養起來的,實在暫時獨立不起來也沒關系,陪著看看書吧,別看手機,也是家長學習的好機會。
有什么問題,請隨時給我留言。覺得好的話,請為我點個贊!
【格格巫育兒日記:育兒自媒體,育兒達人,專注科學育兒、親子閱讀,青云計劃獲獎者】
多謝邀請。這個問題首先要看孩子的年齡,比如童年的孩子,雖然3歲到12歲都是童年,但是這漫長又短暫的9年里,孩子的認知和相關能力的發展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學鋼琴是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還有耐力的一件事,對孩子和大人都是一種考驗。因為它的進步是階段性的,練習是相對枯燥無趣的。幼齡的孩子練琴需要陪伴和鼓勵是很正常的心理需求,家長在決定讓孩子學琴之前就要做好相關的心理準備。
還有小孩子說喜歡一件事時,通常表達的是喜歡它帶來好處,比如好聽,好玩,表演時的成就感等,而對于同一件事帶來的壞處,比如累,枯燥,占用玩游戲時間等等他會忽略掉,但是不等于他接受這些壞處。這樣就會在實際練習時出現不主動,需要陪伴等現象,這是孩子抵抗練琴帶來的壞處的心理防御機制。其實我們大人也會有類似的拖延情況。
所以單單就練琴一件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是不夠的,如果能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培養孩子獨立才能真正解決問題。簡單的說就是做事不需要家長催促,比如不需要陪伴的情況下自己讀書,自己完成作業,早上起來收拾好自己不拖拉遲到。
小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打游戲的時候不需要人提醒你該打游戲了,為什么?其實打游戲也挺累的。所以要讓孩子能主動練琴,就需要讓他從心里熱愛上彈琴這件事,而不僅僅是喜歡。
還有要允許孩子有心理疲憊期,彈琴是一輩子的事兒,即使熱愛也會有偶爾的不想練習,這時候需要家長的耐心處理,不要吧啦吧啦講道理,道理我們都懂聽多了也會厭煩,何況是孩子?有時候停一停緩一緩反而會有好的效果。
真的只是泛泛而談,希望能給您點啟發,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個性氣質,需要家長根據自己的情況鑒別分析,養育孩子是一條漫長的成長之路,多一點耐心和陪伴,再多一點。
一般來說應該由父母帶著孩子去上課的,這主要是有利于日常練習過程中父母能給予孩子相應的指導,對孩子所遇到的難題也能及時與老師溝通,這是年幼的孩子無法做到的。
陪同孩子上課的家長要做好上課時的記錄,每次上課要將孩子在家練琴的大致情況告訴老師,讓老師及時了解孩子練琴的狀況。
因此,陪同者的相對穩定將會有利于做好這一工作。如果孩子讀初中以上了,可考慮讓孩子自己獨立去上課。孩子在家里練琴時,父母也可以跟著一起學習,這一方面能夠加強對孩子的輔導,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調動孩子學琴的積極性。
但孩子在家練琴時,最好不要每天全程陪同,讓孩子有自己獨立練琴的空間,每天或隔天抽五至十分鐘檢查一下練琴進展即可。
我從事鋼琴教學有十幾年了,對鋼琴教學方面非常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可以讓你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鋼琴彈奏技巧,學會即興伴奏和彈奏。更多鋼琴自學的高清教學視頻,可以在優酷或頭條上找【久音盒鋼琴】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怎么自己做鋼琴音樂盒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怎么自己做鋼琴音樂盒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