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音樂曹操的鋼琴譜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音樂曹操的鋼琴譜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應該說《詩經》是華夏最早的詩和最早的歌,借以詠志、抒發情懷;唐詩宋詞是詩詞發展的鼎盛時期,古人借用漢字抑揚頓挫的特點,以朗誦為歌,曹操的短歌行曰:歌以詠志;古代在沒有確定五音記譜法之前,歌主要是代代傳唱,像王實甫的《西廂記》,關漢卿的《竇娥冤》等精品詞曲代代相傳,不斷地加以改進補充新的元素,直到出現了減字記譜和五音記譜,音樂才得以規范的傳唱,到了簡譜出現,把音高分為十二平均律,才把世代相傳樂譜完整的記錄下來。有很多經典名曲是沒有詞曲作者的,這說明是世代修訂流傳下來的曲譜,還有民歌也是如此。
古人“吟詩作賦”創作詩詞歌賦,“吟”這個動作跟作詩緊密聯系本身就帶有“唱”的成分,加上押韻的規則,唱起來就朗朗上口?!白髻x”主要是根據詞牌填詞,更是能夠唱出來。現在的問題是古代記譜方法非常原始,以師徒口傳心授為主。拿現在還在河北農村流傳的工尺譜為例,記譜方法是按照“板”和“眼”記錄節奏和音律,師傅“一板一眼”地教過徒弟才唱得出來,沒有教過,即使有譜、“有板有眼”也唱不出來?,F在留存的工尺譜主要是香會、道場音樂,跟古代詩詞歌賦的唱法還有很大不同。儒家傳統經典的“五經”中,記錄樂理的“樂經”已經失傳,應該跟“口傳心授”有關。挖掘古代詩詞歌賦的“板眼”,直至復現“板眼”的樂律,1930年代的趙元任、李叔同等先輩作過努力,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 作者,蘇軾,這首詞是當作歌譜,被譜曲而廣為傳唱,詞如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情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 作者,蘇軾,這首詞是當作歌譜,被譜曲而廣為傳唱,詞如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情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古人給我們留下了無限的詩詞遐想和創作,讓現代人望塵莫及!
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岳飛《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巨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西漢卓文君,僅憑二十六數字順倒挽救其被夫司馬相如所拋棄之婚姻,其作品無人能比。宋代李清照,委婉清麗,其詞墨韻后世。唐代上官宛兒,魚玄機,薛濤,李治。民國時期張愛玲。卓文君(一別之后,二地懸念,雖說三四月,卻是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人傳.....)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何等凄涼,何等憂傷!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音樂曹操的鋼琴譜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音樂曹操的鋼琴譜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