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西方古典音樂鋼琴教育理論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西方古典音樂鋼琴教育理論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國外其實也是有類似的考級比賽的,只不過鋼琴要放在每個國家的教育體系當中去衡量以及每個家庭的素質觀念去考慮,不能一概而論。
其實我們現在中國的發展跟外國已經逐漸接軌了,唯有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跟的上的就是那一些教育思想理念以及經濟水平,所以有出入的也只是這兩個最核心的內容,其他的形式上的東西應該都是能跟得上的。
Do、Re、Mi也好,C、D、E也好,其實都是音符的名稱之一。
代表音高的音符有兩個名稱:
Do、Re、Mi這樣的名稱,是唱名,是在唱這個音符時的名稱,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小名。
C、D、E等這樣的名稱,是音名,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大名。
在五線譜的固定調唱法中,這兩個名稱都是一一對應的,比如音名是C的音符,其唱名必然是Do。
就像一個人既有小名,也有大名一樣。
小朋友們之間相互做自我介紹,說自己的小名,和說自己的大名,都不會讓自己變成另外一個人。
等孩子們相互熟悉了,人、大名、小名三者之間,也會建立起一個對應關系,不會張冠李戴。
小湯也好,巴斯蒂安也好,無非就是在向孩子們介紹“音符”這個朋友時,有的用大名介紹,有的用小名介紹,這對于鋼琴的學習、音樂的認知上來說,并無大礙。
歡迎關注享玩音樂,讓我們一起頭條
多謝遨請。國外的小孩子學鋼琴是從音名開始的。〈音名即C、D、E、F、G、A、B)從外國鋼琴啟蒙諸多教材來看,都是從認識音名開始的,大量的練習和唱,使七聲音階的概念固定下來。特別在視奏這塊,老師在提問時絕不問#Do而是問#C、#D、#E、#F、#G、#A、#B、。(假如問#Do,這位視奏老師就不合格的。)這就為了使小朋友從開始學音樂始就把調性這個概念鞏固下來。并且,在哼唱時,也提倡用一個單音或一個元音去代替七個唱鳴去哼唱。而Do一Re一Mi一Fa等只是首調唱名法(即是24個大小調都可以用Do一Re一Mi一Fa一So一La一Ti去唱。)這些概念性的東西,在西學東浸過程中,漸漸會改變我們當年被封鎖而缺失的正確概念的部分。這只是本人在這些年學習英皇時體悟到的。
謝邀。大多數國外私人教師或是學校傾向于教小孩子認識五線譜是從ABCDEFG開始。特別是如果教小孩子演奏樂器,更是先從認五線譜開始。我認為理由如下:
1. 把五線譜的五線和四個間隔編成兒歌,便于小孩子記住。國外所有的編寫成人或兒童五線譜音樂課本第一冊,學生首先學的是記住五線譜的線與間隔的兒歌。比如,4個間隔是 FACE。教小孩子學五線譜其中最重要的啟蒙課是教他們記住ABCDEFG(以及它們帶有升降號和大小調的變化),再有就是教會他們識譜中必須懂得數對音符的節拍
2. 形式盡量直觀,便于小孩子記住。所以,教ABCDEFG更加直觀,因為,不論是什么調號ABCDEFG(比如,大小調號)永遠不變的直接反映在五線譜上. 不單純教doremi是為了不去混肴小孩子們對五線譜的記憶。國外的音樂教師不大贊同國內教師或學校教孩子doremi。他們認為就算小孩子不唱doremi也可以學好音樂和樂器。
3. 國外的教師教樂譜的同時也有時需要唱出音符給孩子聽。但是,唱出來的是ABCDEFG.
音的命名為兩種形式,do re mi fa sol la si,通常我們都是唱出來,所以是唱名,C D E F G A B是音的真正名稱,所以叫做音名!音名無限循環七個,通過大小寫,已經數字的角標(右下角,右上角)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分組,也就是分成了鋼琴的高低音的白鍵,從左到右形成了由高到低的音區。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西方古典音樂鋼琴教育理論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西方古典音樂鋼琴教育理論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