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不值得單依純音樂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不值得單依純音樂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現在還有朋友看瓊瑤的小說嗎?大家都說三觀不正,我也不知道要不要看?
真愛有理,小三無罪!我個人的感覺,瓊瑤的小說三觀基本上是這樣的。
小的時候看過許多她的書,那會兒也沒得選擇,覺得哇,好多人好可憐啊,再后來鋪天蓋地的電視劇又來了,女主長得,個個美若天仙,真的是我見猶憐,更覺得女主就是必須被關心,必須和有情人終成眷屬,至于這個男人是有老婆還是有女朋友有什么關系?她們是真愛啊!惡毒的正室,都得去死!——現在想來,這毒下得不輕。
《一簾幽夢》的金句:(那個時候的你)失去的只是一條腿,紫菱呢,失去的可是她的愛情!
句中的“你”是綠萍,她特別優秀,是個很能奮斗打拼的形象,紫菱呢,比較懶不愿意吃苦,至于上班嘛,對不起,不樂意,她喜歡天天做夢。紫菱勾搭姐夫(也就是說話的人),兩人準備和姐姐綠萍攤牌,綠萍出了車禍,丟了一條腿,然后作者借人物之口說,丟了腿沒什么的嘛,人家還失去了愛情呢。——這三觀,正不正?敢把妹妹當小三的情節寫的這么理所當然這么理直氣壯的人有幾個?別說放在現在的電視劇里,就是生活中,會不會被打慘,這一對狗男女?
《情深深雨蒙蒙》里面的愛情觀,感覺也很不正。何書桓左右搖擺,在如萍和依萍的世界里徘徊,腳踩兩只船,很不喜歡,偏偏這個人還是作者極力塑造的優秀典型。
《還珠格格》,看著紫薇那小模樣,覺得皇后簡直就是惡魔降世,人家夏雨荷和皇帝老兒多么相愛,生出的孩子多么可愛,為什么偏偏要整呢?可是放在現實里,就算是貴如皇后,也不一定會對這個私生女親得不得了吧?宮里的小妾們沒辦法,可這來歷不明的外室,怎么算?還一來就一掛,宮規啥的,都不遵守,不放容嬤嬤出來,還要怎么滴?可是劇中的皇后就是毒如蛇蝎,毫無人性可言,反正紫薇就是可愛,就是該寵,哎,那年頭,正室當得相當有壓力。
《新月格格》正室夫人好心好意,善良得不得了,面對落難的格格,傾盡全力關心愛護,可是臨了自己的丈夫卻被勾引,自己還得成全,這是什么道理?就因為格格和丈夫真心相愛,情投意合,她就必須成為尖酸刻薄的女人,成為人人痛打的落水狗。這個格格口出金句:我不是來拆散你們的家庭,我是來加入你們的家庭的!
《梅花烙》,白蓮花的真正鼻祖。《婉君》:不多說了。
……
其他的就不多說了,有許多女主,都是小三,經過美化后,披上了真愛的大衣,美得不要不要的。至于恃強凌弱,徇私枉法的,很多都因為是女主男主做下的,被當成了正義。
最后:按常理來說,現在看她小說的人會有,但應該不會太多吧,至于題主問的要不要看,我覺得肯定不能專看她一個人的,因為她的小說,的確有許多內容主觀性很強,三觀不是很正,一些改編成了電視劇,更是加大了這種可能。您自己看著辦吧。(文/宛如清揚 圖/網絡)
沒有什么三觀正不正的,只是在某個年紀應該看的小說而已,或者想說影視劇而已。
有人是經常說瓊瑤的小說會給年輕人灌輸一種不切實際的思想,但就是這樣才是年輕人的心路歷程。
說白了,在正確的年紀做正確的夢就是瓊瑤小說想傳達出來的思想,這樣一種思想不應該被人家批判。
瓊瑤的小說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滿足了女孩子這一方面的想象,不管你想要什么樣的白馬王子,她的小說全部都有,只要你去看,那么就能夠滿足于對于這一事物的熱切渴望。
瓊瑤的文風就是這樣,就像不同的類型,你不能把所有的內心都批判一遍,不能說你不喜歡,所以它就是壞的,這也是看個人的想法,看個人所處的環境。
就比如說火遍大江南北的還珠格格,當時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樂趣,沒法想象當時這樣的一部劇居然讓我們每個人都滋生出一種夢想。因為它只是恰到合適的播放而已,因為你喜歡的,所以才會去看,看小說也是這樣,你喜歡,就是好的;不喜歡,就是三觀不正的。
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我覺得小說或電視劇,應該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無關三觀,無關作者。以娛樂的心態,當做茶余飯后的消遣來看待,讀者和作者都會放松很多。
況且情感也不太好評判對與錯,只要我們保持自己心中的溫暖與正能量,然后僅僅以娛樂的心態去看待娛樂(小說、綜藝、電視劇),那么生活會多一些色彩吧。
但是對于三觀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個人建議還是多一些科學教育,少一點風花雪月。
您問題中的提到的作者瓊瑤,畢竟在可選擇的娛樂節目不多的時候,給過我們一些心里慰藉,陪伴一個年代的大部分人們度過閑余時光,那么何必錙銖必較,劇情若有不符合三觀的,咱就當看了一場玄幻仙俠,僅存在銀幕之中就好。
不如以一顆包容之心,給老一輩作家和經典老劇一些存在的空間吧。
以上代表個人拙見,僅僅供您參考。愿生活愉快!
瓊瑤的小說放今天來看,那絕對是三觀不正,小三當道。
但十幾歲時看她的書,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十幾歲,是人生的花季雨季,少女情懷總是詩。那時候的我們,正是“研究金庸,品味古龍,情系瓊瑤,細讀三毛”的黃金時代。瓊瑤的書我基本上都看過,而且現在我書架上還有十幾二十本瓊瑤作品。
不得不說,瓊瑤筆下的愛情,深深地影響了我的擇偶觀:只要有愛情,其他家庭條件什么都可以不在乎。所以那時候的我,是滿腦子的“琴棋書畫詩酒花”,對身邊的男孩子都看不上,因為老會拿來和小說中的男主比較。結婚后,才知道什么是“柴米油煙醬醋茶”,現在想來,瓊瑤阿姨的書對我的荼毒太深了。
不過偶爾有空我還是會翻一下書架上的瓊瑤作品,回味一下年少時對愛情的憧憬,畢竟當年她的書可是滿足了我對愛情所有的幻想。現在屬于瓊瑤的時代過去了,但我想也沒必要在網上對瓊瑤阿姨“窮追猛打”,至于要不要看,個人覺得,喜歡就好。
其實,我個人認為,瓊瑤筆下的小說作品,只是一種記錄和描述,一種表達事態發展的手法,和三觀正不正根本沒關系。小說家寫書,是寫出“一朵花”、“一個故事”來讓人賞的,而不是站在道德與法治的角度去看書,味道就怪異了。就像很多美國大片把逃犯演得像個英雄似的,我們能說它三觀不正嗎?娛樂,娛樂,文藝,文藝,就是在一個虛擬的世界里尋找和完成唯美的心靈訴求。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不值得單依純音樂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不值得單依純音樂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