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山水間的純音樂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山水間的純音樂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蔚藍河流 白云輕游
笛音似水 清澈如歌
柳絮飄落 淡淡哀愁
燕舞似你 眼眸如我
那是何時凋零的花朵
枝葉染上落寞的顏色
偶然凝望當初的風景
卻只剩下微笑的回眸
——日本陶笛大師宗次郎一曲《故郷の原風景》使人徹底感受孤寂,體驗滄桑。
關于宇宙,大自然的歌曲,最好是純音樂的話,首推就是古琴曲《太極》。
所謂太極即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其中的太極是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而此曲之所以冠名為太極,實則是基于太極的理念而創作的。樂曲的開篇便以高山流水,鳥語花香為背景,旋即古琴奏響第一樂段,描述了古之先賢跋山涉水,覓得一方山水寶地,以撫琴的方式與天地同慶。緊接著塤聲幽幽頓起,塤是我國獨有的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與鏗鏘有力的古琴相呼應,配對成太極所生的陰陽兩儀,隨之二胡以其凄清的旋律,抒發了古之先賢順應大道至簡和自然規律,內心深處的高處不勝寒。然后琴瑟和鳴,此消彼長,將樂曲逐步推送到天、地、人、樂均合為一體的高潮。在曲終之際,一聲驚世駭俗的鑼聲,恍若開天辟地一聲巨響,樂曲重新回歸到篇首的背景之中。
太極是我國幾千年文化集大成者,而此曲更是雄踞中國古典音樂史上第一曲,大有登峰造極之勢,無論是編曲,配器,思想,還是意境都足以笑傲樂壇。遙想我們的祖輩就已經締造了舉世無雙的精神財富,就我國古典音樂這一脈而言,確實是博大精深,意境深遠,遠非西方音樂所能比擬。細細品味之后,本人覺得我國的古典音樂,更應劃為情境音樂和意境音樂,一眾名曲都是在描寫情景的同時,闡述一種心境和意境,古之圣賢高深莫測的智慧就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其實最終要達到的就是靜能生慧,道家言:" 靈臺清靜,靜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佛家也說 :"靜能生慧,慧能生智。",儒家亦認為“靜能生慧”。《昭德新編》說:“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總之,儒家、佛家、道家都認為:“靜能生慧”,“靜能開悟”,“靜能正道”。
古琴曲《太極》的內涵包括了宇宙,大自然,從天道到人道,都涵蓋進了此曲之中,值得我們認真去聆聽和品味。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山水間的純音樂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山水間的純音樂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