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古箏佛曲純音樂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古箏佛曲純音樂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就《琵琶語》和《云水禪心》比較,你更喜歡哪一個?理由是什么?
文/劉亞平
《琵琶語》和《云水禪心》是深受大家喜愛的兩首曲子,皆屬民族經典,國樂奇葩,典雅而優美,畫面感十足,使人聽而沉醉其中……
《琵琶語》是由林海作曲,蔣彥演奏的純音樂,收錄于林海2003年6月1日發行的專輯《琵琶相》中。曲子以琵琶為主旋律,凄美憂傷,纏綿悱惻,音色柔美,音質干凈,清脆如珠落玉盤。此曲一唱三嘆,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如切切私語,使我們仿佛看到一位情竇初開的少女滿懷心事,飽含著淡淡的憂傷佇立于江南水鄉的石橋之上。而《云水禪心》它是佛曲古箏禮贊系列《掬水》里的一支曲子。以優美、清婉的古箏來表現佛家寄禪心于云水、擁清逸而逍遙的思想意境,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朦朧靜謐美妙的山水畫圖。兩者各有千秋,難分伯仲。如硬要選擇,那就要看聽者當時的心境或使用的地方了!就我個人而言,喜歡《云水禪心》似乎要多些。
我更喜歡《云水禪心》,是因為在繁雜的紅塵俗世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愁煩苦痛,難免會羨慕閑云野鶴般的生活,想寄情于山水來排解郁悶。而《云水禪心》正是用音樂來抒懷表達這種超凡脫俗的愿望,使我們的心如白云般輕松自由,如溪水般柔軟明凈的。這首古箏曲詞好曲美,悠揚而婉轉,閑適而恬淡,以潺潺流水為背景音樂,展現空山鳥語,云舒魚戲,石白竹茂,山泉叮咚的清幽之景,也飽含著禪心師太和云水真人高潔美好、浪漫逍遙不染俗塵的情愫,把自然之景與亦真亦幻的佛境完美地結合起來。使我們的心放下繁雜瑣事而回歸平靜,沉醉于云的空靈飄渺與水的純澈寧靜中,以至心曠神怡。竊以為,在我們在我們晨練太極或書法繪畫時聽上一曲妙曼清雅的《云水彈心》,無疑是一種極美的高級享受。
題外話,本人雖不懂音樂,卻也很喜愛音樂。由于好奇心作祟,也曾試學寫過幾首歌曲,斗膽附上一首寫我們小區景色的詞曲原創歌曲,以搏大家一笑。
采桑子 山水匯園
劉亞平
匯園山水迷人秀,
花徑清幽,
河映高樓,
晨伴林間鳥慢啾。
泳池碧綠明如鏡,
半隱荷洲,
垂釣閑休,
夜晚新疆歌舞柔。
視頻加載中...我個人更喜歡《琵琶語》,
首先音樂一開場就帶你進入到帶有江南煙雨濕氣的意境,尤其是當你久處干旱的大西北聽到這首曲子,瞬間讓人沉醉向往。然后曲子以明亮的琵琶聲作核心,以其他西洋樂器和二胡等為輔助,一明一暗,更強化了“低聲無語訴衷腸”的畫面。
曲子很有層次感,反復重復哀婉的低訴,與“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傷感互相映襯,當你經歷了很多事,在一個孤獨的異鄉夜晚,忽然得到慰藉,就像“我曾經跨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帶給人的感動。
《云水禪心》帶給人一種靜謐感,這種靜謐感適合在晚上焚上一一爐香,音樂想起,你在鍵盤上敲擊自己的心事……
1.我們平時喜歡巜云水禪心》,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太極音樂,節奏舒緩,拳、劍、扇、拂塵等均很適合。是中年人特別欣賞的樂曲。
2.巜琵琶語》節奏快,富于變化。將特別長、難以記憶的古詩詞用這種音樂做起來,青少年學生記憶特別快,他們特別喜歡。
3.這兩個音樂風格是不同的。我在制作視頻、網頁配音的過程中,較多使用的是巜云水禪心》。僅供參考。
我們平時喜歡巜云水禪心》,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太極音樂,節奏舒緩,拳、劍、扇、拂塵等均很適合。是中年人特別欣賞的樂曲。
2.巜琵琶語》節奏快,富于變化。將特別長、難以記憶的古詩詞用這種音樂做起來,青少年學生記憶特別快,他們特別喜歡。
3.這兩個音樂風格是不同的。我在制作視頻、網頁配音的過程中,較多使用的是巜云水禪心》
我《琵琶語》和《云水禪心》相比較,我喜歡《琵琶語》因為我個人感覺他聽起來更歡快一點,聽了之后心情會更好一些。
因為音樂我覺得就是給人以聽覺上的享受,尤其是心情不好的時候聽,會改變心情。而《云水禪心》聽了心會特別靜,當然也是很好的曲子。
謝謝提問,又讓我多收藏了兩個曲子,我聽著都挺好,相對來說還是琵琶語自我感覺多喜歡一些,因為聽著有一些變調,而不像云水禪心那樣的曲調一直在強調某種悲傷凄涼的的感覺,呵呵,不喜勿噴,自己聽得一種感受,不過還是要謝謝你啦,我又多收藏了兩個曲子!
欣賞古琴曲是高雅的境界:古琴為修養為知音而彈!
視頻加載中...
欣賞古琴曲要進入文人語境,古琴自古以來是讀書人、士大夫修心養性的樂器。欣賞古琴曲一半輕彈古琴,一半在琴之外。
輕彈可以最直觀的了解作曲者意圖和旋律的內在聯系。
古人彈奏古琴玩的很精深,窺探琴譜時常贊嘆先人譜曲之精妙。欣賞古琴必修中國傳統文化。
歡迎大家賜教、點贊、評論實事求是的原創古箏、古琴類文章,想獲取更多信息,敬請關注我的頭條號!點贊抱金磚、評論遇好運、關注有金屋!
首先要學會用古琴的審美去聽古琴。
比如“聲,音,樂”是不同的概念,聲是所有聽到聽不到的,都叫聲。聲成文謂之音,通俗講就是有節奏有旋律,寄托以情的,叫做音。有德之音,謂之樂,使人哀而不怨,樂而不淫的,使人中正平和,寡欲恬淡的叫做樂。
然后要去聽每個聲音的音色,是不是干凈,是不是活潑,是不是通透,是不是回味悠長。
然后去聽每個聲音的聲韻,韻的表達是否貼切,變化是否圓融。
然后看整體彈琴人的氣質是否中正恬淡,不急不亂。
然后去了解琴曲的題解,曲意是什么,有什么意味。去讀書體會古人的心境,情懷。
然后抱著聽流水聲的,無有成見的心去聽,正如“名畫要如詩句讀,古琴兼作水聲聽”。
最后,還是要去學會彈琴,聽人彈不如自己彈。彈琴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還是要自己來比較好。
過去有人說,夫琴士難遇,而知音亦難得也。就是說懂得欣賞琴聲的人也是很少,很難得的,所以才有知音難得的說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古箏佛曲純音樂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古箏佛曲純音樂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